关于背云的诗词(1084首)

121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122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123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唐·刘长卿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忧国忧民

124 《天马歌》 唐·李白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杂言人生暮年

125 《赠卢征君昆弟》 唐·李白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
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
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
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

126 《书情题蔡舍人雄》 唐·李白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

127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唐·李白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
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思乡

128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唐·李白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

春天感叹岁月组诗

129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唐·李白

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
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
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婉约写景女子孤独相思

130 《寄上吴王三首》 唐·李白

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
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
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

131 《拟古诗十二首》 唐·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132 《登高望洛城作》 唐·韦应物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133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唐·岑参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
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
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134 《蒋山开善寺(一作崔峒诗)》 唐·李嘉祐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下界千门在,前朝万事非。
看心兼送目,葭菼自依依。

135 《送舍弟》 唐·李嘉祐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
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叠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
定知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当八行。

初夏

136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唐·高适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
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
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137 《遇冲和先生》 唐·高适

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
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
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
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

写虎忧愤忧国

138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唐·杜甫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
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

139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唐诗三百首乐府咏叹讽刺

140 《北征》 唐·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

叙事长诗战争忧国忧民爱国

* 关于背云的诗词 描写背云的诗词 带有背云的诗词 包含背云的古诗词(10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