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中的诗词(120首)

61 《忆越中梅》 宋·曾巩

浣沙亭北小山梅,兰渚移来手自栽。
今日旧林冰雪地,泠香幽艳向谁开。

62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禹庙》 宋·陈著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63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鸿禧观》 宋·陈著

停舟过桥去,两岸绿垂杨。
绕屋水为界,入门花满廊。
如今为道观,闻昔是书堂。
此意与谁说,春风湖渺茫。

64 越中送徐君寅归闽》 宋·林景熙

此地同为客,当秋独送君。
斜阳留薄醉,远道惜轻分。
老泪遗陵木,乡山出海云。
天南有回雁,音信倘相闻。

65 《寄越中文友》 宋·葛绍体

客情无处着,身事安何如。
秀水且停棹,蕺山终结庐。
秋风一杯酒,夜雨半床书。
把手蓬莱顶,梅花腊月初。

66 《怀别越中友人》 宋·释文珦

白首苍山里,生涯旧已空。
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
夜月悲新蛩,秋烟落断鸿。
遥思来往处,朝暮有樵风。

67 越中三江斗门》 宋·释文珦

斗门何代设,千古截寒潮。
水庙依枫树,湖田足葑苗。
众山临海尽,丛港达城遥。
落日淦歌里,西风动泬寥。

68 《怀昭樵屋并越中诸友》 宋·释行海

又见春风湖上花,故人南北已无多。
谁能记得同游处,不奈萋萋绿草何。

69 《别越中诸生》 宋·孙应时

三年一榻占清间,门外苍然是种山。
步月迎风行乐地,从今应入梦魂间。

70 《别越中诸生》 宋·孙应时

切磋长恨我空疏,甚喜同门各起予。
赠别懒为名利语,洗心深读圣贤书。

71 《夜中对雪赠秦系,时秦初与谢氏离婚,谢氏在越》 唐·刘长卿

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
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登楼杯古

72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唐·刘长卿

江风处处尽,旦暮水空波。
摇落行人去,云山向越多。
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相见耶溪路,逶迤入薜萝。

73 《秦中送李九赴越》 唐·高适

携手望千里,于今将十年。
如何每离别,心事复迍邅。
适越虽有以,出关终耿然。
愁霖不可向,长路或难前。

74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唐·皇甫冉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孤独怀念友人

75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 唐·卢纶

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
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

76 《秦越人洞中咏》 唐·于鹄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77 《秦越人洞中咏》 唐·于鹄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清明节踏青

78 《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唐·欧阳詹

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
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

79 《送姚郎中罢郡游越》 唐·郑巢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
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

80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唐·卢求

高情推谢守,善政属绵州。
未落紫泥诏,闲登白雪楼。
晴江如送日,寒岭镇迎秋。
满壁朝天士,唯予不系舟。

* 关于越中的诗词 描写越中的诗词 带有越中的诗词 包含越中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