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迹的诗词(917首)

41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宋·楼钥

永和岁癸丑,群贤会兰亭。
流觞各赋诗,风流见丹青。
右军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选文乃见遗,至今恨昭明。

42 《题汪季路家藏吴彩鸾唐韵后》 宋·楼钥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
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43 《双路》 宋·刘学箕

王命弛驱不敢轻,文书要覈去来情。
青山步步生幽意,碧涧悠悠趁远程。
春浅禽声犹自小,泥酥马迹正宜晴。
地名见说名双路,便舍崎岖就坦平。

44 《过堂迂路登三学山李八百仙人道场》 宋·程公许

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
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习。
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
驱车松柏阴,关户见日淡。

45 《题林路钤诗轴》 宋·李曾伯

过眠多陈迹,论心只旧时。
艰难几年事,感慨数公诗。
觅句新尤健,谈兵老不衰。
故颦聊尔耳,莫说姓名谁。

46 《次韵路德章石头城吊古》 宋·项安世

竹间寒日净晖晖,竹外空罔草木衰。
东晋旧城惟月在,南唐凉殿有风和。
人来野寺寻遗迹,僧指苍烟说故时。
试问春花秋叶句,何如玉树后庭诗。

47 《屏迹》 宋·张嵲

荒村屏迹任时移,山水昏明各异姿。
穹谷烟凝成襞积,斜林风过作鳞差。
病身岂复能强健,末路惟应足抵巇。
万古升沉同鸟没,盖棺犹未且题诗。

48 《书孙州判澹翁再擒寇事迹》 宋·陈杰

古丰怪事未前闻,谁遣盗起纷如云。
民无掩骭盗乘马,民无寸铁盗铸冶。
英英别乘紫髯风,万甲兵藏学古胸。
前年借才从伯府,今年驾车就熟路。

49 《坦老求题真歇宏智竹庵同游雁山酬唱真迹轴后》 宋·释绍昙

天生三个老冤魔,狭路相逢没柰何,□把肚肠搂抉看,曲於四十九盘多。

50 《题佛迹岩》 宋·释绍昙

一度拚身透险崖,石头机路骨如苔。
脚跟点地不点地,立处何曾踏实来。

51 《过老子庙》 唐·李隆基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52 《横吹曲辞·出塞曲》 唐·贯休

扫尽狂胡迹,回戈望故关。
相逢唯死斗,岂易得生还。
纵宴参胡乐,收兵过雪山。
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

53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唐·袁朗

二华连陌塞,九陇统金方。
奥区称富贵,重险擅雄强。
龙飞灞水上,凤集岐山阳。
神皋多瑞迹,列代有兴王。

54 《赋得蜀都》 唐·褚亮

列宿光参井,分芒跨梁岷。
沉犀对江浦,驷马入城闉。
英图多霸迹,历选有名臣。
连骑簪缨满,含章词赋新。
得上仙槎路,无待访严遵。

55 《奉和喜雪应制》 唐·许敬宗

嵰州表奇贶,閟竹应遐巡。
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姑峰映仙质,郢路杂歌尘。

56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制》 唐·许敬宗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乐府人生感慨

57 《羁卧山中》 唐·卢照邻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58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唐·陈元光

乔岳标仙迹,玄扃妥寿姬。
乌号非岭海,鹤仰向京师。
系牒公侯裔,悬弧将相儿。
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59 《感遇十二首》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物寓理

60 《南阳道中作》 唐·张九龄

登郢属岁阴,及宛懵所适。
复闻东汉主,遗此南都迹。
佳气蔼厥初,霸图纷在昔。
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 关于路迹的诗词 描写路迹的诗词 带有路迹的诗词 包含路迹的古诗词(9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