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往的诗词(713首)

21 《折丹桂(端复受官并序·通奉尝欲为先硕人篆帔,命为诗语,某献语曰:)》 宋·程大昌

“诗礼为家庆,貂蝉七叶余。
庭闱称寿处,童稚亦金鱼。
”通奉喜,自为小篆,缀珠其上。
今此小孙端复以近制奏官,感记旧事,为词以歌之,曼往为弟侄一笑。

古诗三百首春天写雨忧愁

22 《沁园春·寿宋通判》 宋·祝穆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
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
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
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

23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金朝·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豪放吊古伤今

24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 未知·未知

同寄。
省其诗,乃十五年前初及弟时,赠长安妓人阿软绝句。
缅思往事,杳若梦中,怀旧感今,因酬长句】
白居易

25 《西江月·往事俄惊如梦》 元·钱应庚

往事俄惊如梦,白头追感前时。
半生辛苦为吟诗。
词笔轮君工致。
世变俱成老大,年来更觉衰迟。
通家欲结岁寒期。
未必天工无意。

26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 宋·刘宰

当时最少年,雪林紫芝翁。
诗名三十年,正复坐此穷。
落日澹平硝,宿草鸣寒蛩。
何时一樽酒,往酹与子同。

27 《登西樵后即往罗浮山》 宋·区仕衡

大科百丈兴翛然,东向朱明七洞天。
蹑级修衢通绝巘,凿空灵罕架飞烟。
凤毛五色天岩上,竹篆千秋石室前。
两入名山劳蜡屐,安期于世竟能仙。

28 《送司马季思通守沿檄天台二首》 宋·谢伋

灵石山头路,君应访药寮。
竹阴竹个密,松色数章乔。
季弟方从政,孤僧伴采樵。
为言心已往,不待楚词招。

29 《和通山尹张松坡梦游庐山吟》 宋·余宏孙

我行匡庐鬓青青,往往大醉琵琶亭。
归来老我二十载,惟有梦寐劳神形。
有时遍历开先寺,老僧禅定齁齁睡。
有时经过五柳家,秫香酒熟邀人醉。

30 《送周望往四川》 明·练子宁

驷马桥边秋水波,郎君此去意如何。
衡阳雁阵惊寒早,巫峡猿啼入夜多。
一水东来通汉沔,众山西上接岷峨。
少陵祠宇清溪曲,为泻琼浆试一过。

31 《过玄明宫故址有伤往事六十韵》 明·马汝骥

白日登遥陌,玄明问故宫。
变桑徒霭霭,秀麦只芃芃。
伊昔虞廷上,兹阉汉幄中。
腹心推帝主,权位窃奸雄。

32 《通旟(七言绝句一百首,录十首)》 明·阮汉闻

雄兵随地置严关,便作长蛇断往还。
自合秦川遮四窜,云屯先据雒西山。

33 《送楚岩往支硎山》 明·杨循吉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
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

34 《秋夜对月因怀往岁华阳百泉送理山之荆州至殊》 明·周诗

心断青天月,悠然忆去秋。
梵宫湖上景,良夜故人游。
桑柘通依水,星河半在舟。
欢娱回首处,荏苒易生愁。

35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 唐·白居易

字读之即仆旧诗其落句云绿水红莲一朵
开千花百草无颜色然不知题者何人也微
之吟叹不足因缀一章兼录仆诗本同寄省
其诗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时赠长安妓人

36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宋·苏轼

田三昔同寮,向我每倾倒。
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
寇三我部民,孝悌化邻保。
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37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宋·苏轼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
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38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宋·苏轼

煌煌世胄余,夫子非碌碌。
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
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39 《圆通院白衣阁》 宋·秦观

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
还似此花并此叶,坏空成往未曾闲。

40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 宋·陆游

筋骸未废宁为老,烟火犹通岂是贫?时跨一驴山县去,园丁野老尽相亲。

* 关于通往的诗词 描写通往的诗词 带有通往的诗词 包含通往的古诗词(7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