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诗的诗词(237首)

101 《过泐季潭长老三塔院饮于志远宅赋诗》 明·贝琼

城南看花花正开,清明微雨洒尘埃。
路从周处台前过,山转曹彬庙下来。
堕地游丝轻复起,近人娇燕去仍回。
高歌击节狂欢赏,共尽生春酒一杯。

102 《酬张长史诗》 南北朝·孔稚珪

同贫清风馆。
共素白云室。

103 《拙诗五十六言赠富乐山海公长老》 宋·冯如晦

山名富乐冠三巴,佛子今生此出家。
六祖禅宗心顿悟,碧云诗句众争夸。
虎闻讲法驯高座,鸥识忘机立浅沙。
八十余年无俗卢,只应幽会有莲华。

104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宋·李薰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105 《诗赠富乐山海公长老》 宋·王纲

心地如今不动尘,大千境界百年身。
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
雪岭松筠为节操,石楼钟磬度昏晨。
已同七老图岩壁,便是龙华会里人。

106 《汤宣城诗有长桥细月眉相约之句有所怀极赏之》 明·商家梅

子幸以斯言叙我诗,百世而下有指而目之者,曰此有明之
世一僻固狭隘之诗人也,视欧阳子之称圣俞者,不尤有余
荣矣乎!”余既诺孟和之请,而未及为。
今录其遗诗,追忆平时往复之语,聊举其绪言,以慰孟和

107 《汤宣城诗有长桥细月眉相约之句有所怀极赏之》 明·宋珏

寂寂春山一鸟鸣,春江入夜乱春声。
长桥细月眉相约,远浦微波目共成。
歌扇裂余犹见画,舞巾题处已无名。
那堪一尺天涯路,空对繁星达曙明。

108 《长女诗》 明·铁氏二女

教坊脂粉洗铅华,一片闲心对落花。
旧曲听来犹有恨,故园归去已无家。
云鬟半绾临妆镜,雨泪空流湿绛纱。
今日相逢白司马,尊前重与诉琵琶。

109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明·袁宗道

数卷陈言逐字新,眼前君是赏音人。
家家椟玉谁知赝,处处抽龙总忌真。
再舍肉黥居易句,重捐金铸浪仙身。
一从马粪卮言出,难洗诗家入骨尘。

110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 宋·苏轼

龙亦恋故居,百年尚来去。
至今雨雹夜,殿闇风缠雾。
而我弃乡国,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筑室安迟暮。

111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 宋·苏轼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
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
瘦马惜障泥,临流不肯渡。
独有汝南君,従我无朝暮。

112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 宋·苏轼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
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
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
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
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

113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 宋·苏轼

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
我与世疏宜独往,君缘诗好不容攀。
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
欲问云公觅心地,要知何处是无还。
(《楞严经》云:我今示汝无所还地。

114 《和寄天选长官?此诗为释道潜作?》 宋·苏轼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
顷子萦网罗,文采缘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

115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宋·苏轼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

116 《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宋·苏轼

喜见西风吹麦秋,年年为逭老农忧。
沾涂手足经年种,荐载珠玑一倍收。
壮齿君能亲稼穑,异时我亦困耡耰。
独怜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117 《梅圣俞诗集中有毛长官者今于潜令国华也圣俞》 宋·苏轼

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弥猴骑土牛。

118 《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旧诗韵,赠宝觉长老》 宋·苏轼

谁能斗酒博西凉,但爱斋厨法豉香。
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谭为洗五年忙。
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
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

119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宋·陆游

言语日益工,风节顾弗竞。
杞柳为桮棬,此岂真物性。
病夫背俗驰,梁甫时一咏。
奈何七尺躯,贵贱视赵孟。

120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宋·陆游

唐虞亦人耳,四海可高谢。
哀哉斗升故,谄妄两凭架。
心明物自宾,能整故能暇。
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夏。

* 关于长诗的诗词 描写长诗的诗词 带有长诗的诗词 包含长诗的古诗词(2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