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地的诗词(1341首)

41 《题妙寂僧无碍明碧轩》 宋·陈宓

何处便宜养性情,禅床更着玉纵横。
应是高人幽隐地,开轩远月迥双明。

42 《家园偶闻野花香》 宋·陈文蔚

杖藜曾是为春忙,紫陌青山到处芳。
不为竹林棲隐地,好风时绕野花香。

43 《送友人之括苍》 宋·薛嵎

石门当半道,想见泊舟时。
伴鹤立终日,就岩题几诗。
近山秋易老,问隐地偏宜。
我亦江湖去,心期尔得知。

44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 唐·宋之问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

45 《登东阳沈隐侯八咏楼》 唐·崔融1

旦登西北楼,楼峻石墉厚。
宛生长定□,俯压三江口。
排阶衔鸟衡,交疏过牛斗。
左右会稽镇,出入具区薮。

46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47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48 《过鸣皋隐者》 唐·钱起

磻石老红鲜,征君卧几年。
飞泉出林下,一径过崖巅。
鸡犬逐人静,云霞宜地偏。
终朝数峰胜,不远一壶前。
仲月霁春雨,香风生药田。
丹溪不可别,琼草色芊芊。

49 《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 唐·耿湋

世间无近远,定里遍曾过。
东海经长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
今日忘尘虑,看心义若何。

50 《过友人隐居》 唐·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才女

51 《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第归浙东)》 唐·戴叔伦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52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唐·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53 《题招隐寺》 唐·刘禹锡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
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
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

54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唐·刘禹锡

行尽潇湘万里馀,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55 《隐士》 唐·孟郊

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
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
虎豹忌当道,糜鹿知藏身。
奈何贪竞者,日与患害亲。

56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唐·鲍溶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
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
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
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57 《宿隐静寺上人》 唐·周贺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
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
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
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58 《题杭州灵隐寺》 唐·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59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 唐·许浑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60 《题郑大有隐居》 唐·李商隐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
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
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 关于隐地的诗词 描写隐地的诗词 带有隐地的诗词 包含隐地的古诗词(13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