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家的诗词(1373首)

41 《送谢孝廉移家越州》 唐·权德舆

家承晋太傅,身慕鲁诸生。
又见一帆去,共愁千里程。
沙平古树迥,潮满晓江晴。
从此幽深去,无妨隐姓名。

42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来章有移家惟醉和之句)》 唐·刘禹锡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
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
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43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唐·孟郊

古人留清风,千载遥赠君。
破松见贞心,裂竹见直文。
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
家怀诗书富,宅抱草木贫。
安得一蹄泉,来化千尺鳞。
含意永不语,钓璜幽水滨。

44 《隐者》 唐·张籍

先生已得道,市井亦容身。
救病自行药,得钱多与人。
问年长不定,传法又非真。
每见邻家说,时闻使鬼神。

45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亦庐山人,常隐白鹿洞)》 唐·白居易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
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
砌水亲开决,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
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
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46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唐·白居易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47 《寄紫阁隐者》 唐·姚合

自闻憔客说,无计得相寻。
几世传高卧,全家在一林。
养情书览苦,采药路多深。
愿得为邻里,谁能说此心。

48 《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唐·雍陶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
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
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

49 《隋苑(一作李商隐诗,题云定子)》 唐·杜牧

红霞一抹广陵春,定子当筵睡脸新。
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谁人。

50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唐·许浑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
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塞云横剑望,山月抱琴归。
几日蓝溪醉,藤花拂钓矶。

51 《村舍(一作送从兄归隐蓝溪第三首)》 唐·许浑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古文观止动物

52 《题韦隐居西斋(一作题韦处士山居)》 唐·许浑

劚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
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
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53 《送黄隐居归南海》 唐·许浑

瘴雾南边久寄家,海中来往信流槎。
林藏狒狒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
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

54 《题隐者居》 唐·贾岛

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

唐诗三百首写人怀古怀才不遇

55 《过嵩阴隐者》 唐·李频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56 《丁隐君歌》 唐·陆龟蒙

华阳道士南游归,手中半卷青萝衣。
自言逋客持赠我,乃是钱塘丁翰之。
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

贬谪怀念

57 《宿渔家》 唐·李咸用

促杼声繁萤影多,江边秋兴独难过。
云遮月桂几枝恨,烟罩渔舟一曲歌。
难世斯人虽隐遁,明时公道复如何。
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

58 《题衡阳隐士山居》 唐·杜荀鹤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抒情

59 《春日隐居官舍感怀》 唐·李洞

风吹烧烬杂汀沙,还似青溪旧寄家。
入户竹生床下叶,隔窗莲谢镜中花。
苔房毳客论三学,雪岭巢禽看两衙。
销得人间无限事,江亭月白诵南华。

60 《题杨山人隐居》 唐·唐求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
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
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
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 关于隐家的诗词 描写隐家的诗词 带有隐家的诗词 包含隐家的古诗词(1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