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头校的诗词(97首)

61 《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宋·苏颂

皇都有沧池,近在金商陌。
渊源控河汴,襟带引京索。
众派泻寒光,一鉴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阴霭地滋脉。

62 《篆冢歌(有序)》 元·钱惟善

包羲卦画龟龙出,颉俑造书鬼夜泣。
俯观鸟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63 《胡侍郎所藏会稽王冕梅花图》 明·蒲庵禅师

会稽王冕双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
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
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
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

读书

64 《次韵奉和知府温尚书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韵》 宋·杨亿

拜章纳禄便归休,秘殿亲辞十二旒。
阁笔罢批丹凤尾,拂衣初下六鼇头。
非缘荆渚依刘表,定欲箕山访许由。
北阙子牟终眷恋,南朝安石本风流。

65 《赠送行六子》 宋·陈造

北风猎猎吹行舟,客子坎止今乘流。
汀洲立鹭仍飞鸥,定应笑我当退休。
一贫所驱不自由,表表六子古与俦。
知我此意不见羞,送行两舍未转头。

66 《次韵寇司户春怀》 宋·陈师道

讳穷怀禄得辞劳,腰折头低不复高。
梦幻更堪追鸟迹,去来何有校牛毛。
依违玩世从君好,叱咤生风盖代豪。
闻说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风飘。

67 《江汉亭百韵》 宋·郑清之

山川自高深,开避由邃古。
长江泻岷峨,横亘截区宇。
东流为沔津,疏凿仗神禹。
襟带成奥区,都会称鄂渚。

68 《步虚蕊珠七言》 宋·程公许

玄盖之天高崒嵂,自满天眼支一脉。
嶙刚四面森翠壁,中有瑶柱倚天立。
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雾九锁隔。
石扉谁遣玉{上竹下氐}擘,通行岂虞虎豹搤。

69 《寿南宗东岩四首》 宋·王迈

杉风萝月读书楼,藜杖分光夜校雠。
双璧连科天启齿,一珠照府客回头。
金闺通籍传芳信,彩袖称觥衬雅讴。
浪说锦屏家庆好,银潢元有此风流。

70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当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厄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71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 唐·杜甫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
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

72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73 《晚起》 唐·白居易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74 《吉水寄阎侍御(时公调官瀑川)》 唐·李中

何处怀君切,令人欲白头。
偶寻花外寺,独立水边楼。
不得论休戚,何因校献酬。
吟馀兴难尽,风笛起渔舟。

写景春天山水思乡组诗

75 《过南城县麻姑山》 唐·崔橹

似前如却玉堆堆,薄带轻烟翠好裁。
斜倚兔钩孤影伴,校低仙掌一头来。
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回。

76 《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 宋·梅尧臣

昔见相公登瀛洲,今见公子为校雠。
鲲鹏变化三十载,我生安得不白头。
君前拜恩父前庆,暂向南都乘顺流。
南都留守颇为喜,将吏入贺靴声遒。
酒舁银瓮羊脔炙,上下和煦移凉秋。
归来却上柳堤路,西风健马控花虬。

77 《八声甘州 近里有妄男子,为妻所后,遂忿而》 元·梁寅

独守无妄,既历十五年,夫竟旅困羞归,而妻能洁以自守,独理其家,因记年时波荡两鸳鸯,雌雄各分流。
恨郎情似水,妾心如石,此恨难休。
自古恩深沧海,富贵等云浮。
何忍轻离别,翻爱为仇。

78 《送歙砚与裴唐卿》 宋·史伯强

平生足迹遍九州,知子笔端回万牛。
歙砚故持赠,夜光非暗投。
兹实旧坑子坑尾,远胜洮州绿鸭头。
清淑之德隐于石,珉中玉表非其俦。

79 《辛卯上是刑平寇歌》 宋·邢凯

陈公筹策子房采,衣绣持斧征南方。
亲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无留藏。
二帅宣威既电击,群校贾勇争奋扬。
束身来降三百寨,所余一二犹陆梁。

80 《挽老苏先生》 宋·姚辟

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
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士风。
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
世间穷达何须校,只有声名是至公。

* 关于风头校的诗词 描写风头校的诗词 带有风头校的诗词 包含风头校的古诗词(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