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迹的诗词(759首)

41 《次韵和人迹酴醾》 宋·苏辙

蜀中酴醾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
已怜正发香晻暧,犹受未开光的皪。
半垂野水弱如坠,直上长松勇无敌。
风中娜娜应数丈,月下煌煌真一色。

42 《游龙门诗十二首·香山上方》 宋·韩维

贪奇忘我劳,上上不复省。
穷游尽人迹,却立看佛顶。
日暮不忘归,青山满烟景。

43 《赠仙山刚公新创香林》 宋·王柏

佛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
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
我观浸碧泉,泓渟貯芳冽。
恰如老师心,风止云迹灭。

44 《採香径》 宋·周弼

缯甲如荼护此台,玉颜憔悴锦帆来。
一蹊香草无蜂过,千里空葭有雁回。
响屧藓埋丹凤迹,缕衣花变粉蛾灰。
谁知子夜歌残日,树满西山似绿苔。

45 《到香山寺似僧能子良》 宋·陈著

当年真应老,坐断此名邱。
交障锁山定,曲溪依路流。
耸肩擎佛迹,分脚踏龙头。
形胜不可尽,平生偿一游。

46 《*心香 劝众师兄求乞残馀》 元·马钰

物外飘蓬。
馁在其中。
蓦然闻、撞动斋钟。
残馀求乞,祷告玄宗。
念出家儿,无家地,道家穷。
麻麦充餐,消灭尸虫。
觉虚心、实腹和冲。
婴儿跨虑,姹女骑龙。
在虚无中,来无迹,去无踪。

47 《跋吴初邻山谷临风笛真迹》 宋·方回

临风玉笛调孙郎,百字尘昏纸尚香。
细认黄家元佑郐,似人殊喜见他乡。

48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49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

50 《三学山夜看圣灯》 唐·徐氏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51 《羁卧山中》 唐·卢照邻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52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唐·张九龄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
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
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53 《感遇十二首》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物寓理

54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唐·张九龄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

送别勉励

55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56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唐·张说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
各负当朝誉,俱承明主私。
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

57 《咏史》 唐·王丘

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
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
兰露滋香泽,松风鸣珮环。

58 《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 唐·孙逖

郡府乘休日,王城访道初。
觉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车。
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
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馀。

59 《宿法华寺》 唐·崔国辅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
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
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
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60 《谒张果先生》 唐·李颀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 关于香迹的诗词 描写香迹的诗词 带有香迹的诗词 包含香迹的古诗词(7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