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诗词(共656首)

元稹简介

元稹头像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201 《所思二首(一作刘禹锡诗,题作有所嗟)》 唐·元稹

庾亮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失还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鄂渚濛濛烟雨微,女郎魂逐暮云归。
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

咏物写鸟寓人讽刺

202 《斑竹(得之湘流)》 唐·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203 《看花》 唐·元稹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204 《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 唐·元稹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205 《忆事》 唐·元稹

夜深闲到戟门边,却绕行廊又独眠。
明月满庭池水渌,桐花垂在翠帘前。

206 《白衣裳二首》 唐·元稹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
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
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207 《舞腰》 唐·元稹

裙裾旋旋手迢迢,不趁音声自趁娇。
未必诸郎知曲误,一时偷眼为回腰。

208 《压墙花》 唐·元稹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
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209 《暮秋》 唐·元稹

看著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
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秋天望远抒怀忧国忧民壮志未酬

210 《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 唐·元稹

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颦。
蹀躞桥头马,空濛水上尘。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

211 《鱼中素》 唐·元稹

重叠鱼中素,幽缄手自开。
斜红馀泪迹,知著脸边来。

212 《和乐天示杨琼》 唐·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213 《春别》 唐·元稹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
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
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214 《赠双文》 唐·元稹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
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腰。

215 《新秋》 唐·元稹

旦暮已凄凉,离人远思忙。
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
前事风随扇,归心燕在梁。
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216 《月暗》 唐·元稹

月暗灯残面墙泣,罗缨斗重知啼湿。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深殿门重夜漏严,柔□□□□年急。
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

217 《蔷薇架(清水驿)》 唐·元稹

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
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
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
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写景咏史怀古

218 《晓将别》 唐·元稹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
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
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
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219 《闺晚》 唐·元稹

红裙委砖阶,玉爪kO朱橘。
素臆光如砑,明瞳艳凝溢。
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
夜色侵洞房,春烟透帘出。

220 《恨妆成》 唐·元稹

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
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
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
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

唐诗三百首讽刺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