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造句

“孟子”的解释

孟子[mèng zǐ]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用“孟子”造句 第16组

151、全文完,以孟子曰过的话做个标题。

152、答案其实并不难找,不妨就遵照孟子所提倡的准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153、孟子说,人见到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个恻隐之心是毫无功利色彩的,是“仁之端”,同理,人们看到老人家跌倒流血,也会有恻隐之心。

154、这里的居民约有半数都是孟子的后裔,这些亚圣的后裔也曾是富甲天下的行商坐贾。

155、山东济宁是鲁西南腹地的一个具有厚重传统文化底蕴的地级城市,是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的故乡,拥有近千万的人口。

156、正是在人言而由衷,诚实不欺的本义上,“信”作为一个道德行为受到儒家的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高度重视。

157、但仍然改变不了明王朝覆灭的结局,原因在于封建统治阶级无法突破孟子所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宿命。

158、“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孟子《离娄上》的一句名言。

159、为救当世朱学之弊,守仁无疑是以孟子辟杨墨、韩子辟佛氏自况的。

160、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用“孟子”造句 第17组

161、孟子也仕途不顺,从政时间短暂,长期聚徒讲学、游历列国,老年回归故里,整理典籍,着书立说。

162、即是说,善性是内在根据,教育是后天条件,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成*之善,这显然与孟子偏重于反本内求有所不同。

163、琴瑟琵琶路上逢,一盏醇醪心痛!第一句好解释,孟子云夏后氏五十而贡,意思就是王惠50岁得功名,这个已经应验,后面全然不懂。

164、“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孟子》里的句子。

165、在孟子设计的理想“仁政”社会中,如果实现了也不过“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66、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指出每个人对他人的无辜受难均有同情心,正是人本性善良的表现。

167、而且,“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亚圣孟子也曾闹过离婚。

168、这里孟子所说的井,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标准的井田制度。

169、譬如,2013年***在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全党要有忧患意识。

170、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并称为百世之师,令人感叹的是师承先贤、亲承教化没有机会,实在是有原因的。

用“孟子”造句 第18组

171、到*弯后,孔孟学会邀钱穆写孔子和孟子的传记。

172、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173、这符合儒家的基本立场,即孔子所说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和孟子所说的“放淫辞邪说”。

174、如果是客人重要就应像曹操那样倒履相迎,如果是卫生重要这不是对客人的一种侮辱又是什么呢?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5、孟子说,“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看见小孩落水,即便不是自家孩子,也会有不忍之心。

176、“德性就是力量”,这是西方哲学家康德的警世名言;孟子也有“仁者无敌”的励人心语。

177、这一习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为了驱瘟辟邪,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178、唯一目击证人孟子良却一直否认目睹肇事经过,表现心虚胆怯,似乎有所隐瞒。

179、曾氏以曾参为鼻祖,曾参是孔子的高足,其排行在亚圣孟子之后,被尊为“宗圣”曾子。

180、当然,王学不是孟学的重复,孟子不谈知行关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说归于存心养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则在明体达用,如此等等。

用“孟子”造句 第19组

181、孟子主张通过他的设想使民能够“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82、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所以隐去‘吴‘姓,只称‘孟子‘。

183、孟子讲“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士,自古迄今,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184、他评论戴氏之学“体大思精,《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两书,语极简而义极丰,殆于一字一金”,“谓东原即此二书,自足千古。

185、2000多年前,满怀济世理想的孟子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呼唤圣君贤相的降临。

186、孟子讲立命的学问,只讲到短命和长寿,并没讲到富和贫,发达和不发达,就是这个道理。

187、扶贫,除了政府主导、民众互帮,践行孟子提出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互助观,更离不了社会力量参与。

188、他生活在盛世,在他的内心整个大唐就是为他施展宏图大志所准备的,就像孟子所说的夫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189、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190、若微生亩讥孔子以为佞,公孙丑疑孟子以好辨,此外道浅学之徒,其不知公德,不待言矣。

用“孟子”造句 第20组

191、中原人向来看不起南方的蛮子,认为没有文化、缺少道德和礼仪,孟子就骂为“南蛮鴃舌”,南方人说话舌头似鸟,听不懂什么意思。

192、孟子曰‘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93、孔子、孟子、荀子先哲们对耻的知见很清澈,“行己有耻”,“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羞耻,乃不能成*”。

194、四郎此言差矣,人想事情是用心,古孟子有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考和想事情是用心,非用脑也。

195、庄子从社会底层审察万物,把什么都看穿了,既看穿了礼法制度,也看穿了试图改革的宏谋远虑,因此对孟子这样的浩荡语气也投之以怀疑。

196、我们中国人都不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了几千年了,难不成孔子、孟子这些古圣先贤也都错了?再说下去,恐怕就连有涵养的读书人也忍不住要动手了。

197、关系到民生也不行,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二大王对臣民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鸣志,取之有德,君子求学,取之有勤。

198、首先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正说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并且相当宏伟壮观。

199、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00、高雄中学语文老师吕兆益说,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时,突然有马儿跑过,当然会受影响;不过《孟子》中也有“心有鸿鹄将至”说法,用“鹜”似乎也通。

* 在线查询孟子造句,用孟子造句,用孟子组词造句,包含孟子的句子。

关于孟子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