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造句

“常备”的解释

常备[cháng bèi] 常备 常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ánɡ bèi,意思是经常准备。
用“常备”造句 第6组

51、现行条文规定,常备兵的现役军人,“以征兵及龄男子,经征兵检查合格于除役前,征集入营服之,为期1年10个月,期满退伍”。

52、萧然爱吃辣,常备一罐超级辣椒酱,杨菲雪把辣酱稀释,装在喷壶里,在平时这是防狼利器,现在对付一下僵尸的狗眼,说不定会有奇效。

53、当时冠盖往来频繁,各官署的厨房经常备有山珍海味、鱼肉鸡鸭等物,需要用冰降温防腐,再加上夏季炎热,官僚家属的享受日渐提高。

54、因此,在这个阶段,战争仅仅是人类在争取食物过程中偶尔发生的事件,现代意义上的常备军是不可能存在的,有限的剩余产品也不足以维持这支队伍的存在。

55、县常备旅的两个团在这里前堵后追,打得鬼子和伪军无处藏身。

56、孙子的“重战”思想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常备不懈,防止因麻痹大意、寝兵偃武而使国家和人民受祸于猝然之变。

57、为此,专家提醒节后养生,要先防“肺火”,建议您家中要常备一些清热止咳药以备不时之需。

58、*弯防务部门12日表示,全募兵延后2年上路,2016年底前,199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役男(符合兵役条件男性)若属常备役体位,仍要入营服役,影响约6万人。

59、老股民常备“救心丸”90后“不任性”。

60、航意险是掏钱买晦气还是为自己留下保障?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应根据自身条件,日常备好适合自己的意外险。

用“常备”造句 第7组

61、现行条文规定,常备兵的现役军人,“以征兵及龄男子,经征兵检查合格于除役前,征集入营服之,为期一年十个月,期满退伍”。

62、爱打扮,口袋里常备着镜子、木梳和男用香水。

63、1904年,庄蕴宽任广东常备军统领期间,在广州襄办武备学堂。

64、依三读通过条文,常备兵的现役军人,“以征兵及龄男子,经征兵检查合格于除役前,征集入营服之,为期1年,期满退伍”。

65、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

66、府兵为常备军,兵士享有军、民双籍,落籍在各郡县,归属当地鹰扬府管辖。

67、胃舒平、乐得胃等适用于一般胃痛,也是家庭常备药之一。

68、本梅干菜是家常菜中的常备品,不过这种食品却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69、足以让人警钟长鸣,居安思危,除了常备不懈提高安全意识,强化生产现场安全细节管理,除此之外,选择一把稳固坚实,轻盈耐用,安全舒适的安全梯更是关键环节。

70、在新发地市场,一位餐饮采购商告诉记者,元旦期间市场供应蔬菜充足,除了后厨常备菜,五彩椒、娃娃菜、宝塔菜等反季新品菜也随时可以买到。

用“常备”造句 第8组

71、上海天伦医院胃肠科主任徐绍志表示,医院曾做过调查,七成左右的老年人家中常备至少2种胃肠药品,且经常服用。

72、没有什么背叛师门、三刀六洞,不许偷盗抢劫奸邪掳掠,不许杀人放火之类的常备科目?

73、从那以后,一种被赵大娘简称为“伤湿膏”的膏药,便成了家里的常备药。

74、油罐、盐罐和米汤罐;灶门前常备灶下三件:火钳、柴刀和吹火筒。

75、饼干味道清淡普通,属于吃来吃去没惊喜也没惊吓的常备食品,芝士味道不是很浓但是很清爽,无论是填肚子还是打发时间都很合适的一款小饼干。

76、她妈妈经常备有健胃消食片,不仅孩子服用,大人胃不舒服也常吃一些。

77、因书室常备有芸草,又是藏书的地方,故称书斋为“芸窗”、“芸扁”、“芸署”、“芸阁”、“芸省”、“兰台”等。

* 在线查询常备造句,用常备造句,用常备组词造句,包含常备的句子。
常备

关于常备的诗句

关于常备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