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造句

“沐猴而冠”的解释

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用“沐猴而冠”造句 第6组

51、啧啧,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看你这一生打扮,真是有点沐猴而冠的感觉,还有你开过来的那辆法拉利还有那个司机估计也是跟别人家借的吧?

52、你干脆说我沐猴而冠得了,麦高没听见,若听见准抓耳挠腮上蹿下跳唧唧尖叫的说。

53、现如今,这狗贼沐猴而冠,居然做了江淮义军的首领。

54、第三句更是讽刺堂兄沐猴而冠,而要命的第四句,暗指有人马上要谋逆,而我排行第九,又是皇亲,正是“九天真龙”。

55、于是,大太监梁思成沐猴而冠似地坐在那里有模有样地批阅起了奏章,而徽宗则站在书案前练起了书法。

56、看这个理工院,看这个小木匠,搞一点歪门邪道、耍一些奇技淫巧,沐猴而冠

57、自觉让出一条通道,看着沐猴而冠的新郎官,众勇士想笑不敢笑,一个个提高戒备。

58、然而,“沐猴而冠”也好,“衣锦昼行”也罢,都不过是方法问题,水平问题,原则却只有一个:每个人都要有面子。

59、然倭奴者,鄙域蛮夷,其性鲜仁寡义,虽改其表,亦难掩其虺蜴之心豺狼本性,沐猴而冠窥窃神器,面目卑躬祸心暗藏。

60、“卖国求荣,谄媚无耻,沐猴而冠,终必楚囚对泣,贻子孙万代臭名。

用“沐猴而冠”造句 第7组

61、文和是否以为,布不过一莽夫,今日请文和而来,不过是沐猴而冠,故作风雅?

62、混小子,你不过就是小小保镖,神气什么,简直就是沐猴而冠!

63、匈奴人野蛮未化、不知礼数,母后不必因为他们沐猴而冠生气,朕明日打发个宫女封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便是。

64、小灰认了个错,把那袈裟披在自己的身上,看起来极为滑稽,沐猴而冠,这个词还真是可以用来形容他。

65、原来是个倭奴!虽然盗学我中华礼仪千余年,却篡改得不伦不类,教出来的子孙就这副德行,就像是沐猴而冠,骨子里还是个贼模兽胚,哈哈哈!

66、市井商人沐猴而冠,如果不是看在那三十两银子的谢仪和两斤极品福建大红袍的份上,早就叫衙役轰出去了。

67、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

68、披红挂彩的白龙马精神,沐猴而冠的驸马爷威风,一路歌舞相随,一路笑语欢声。

69、沐猴而冠也罢,彪悍之气却是实实在在,就见那“曾参”。

70、今日见了,才知青城掌门是沐猴而冠,青天宗主是土龙刍狗!

* 在线查询沐猴而冠造句,用沐猴而冠造句,用沐猴而冠组词造句,包含沐猴而冠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