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造句

“立宪”的解释

立宪[lì xiàn]
用“立宪”造句 第6组

51、 四川保路同志会由蒲殿俊、罗纶这些立宪党人领导,做不成什么大事。

52、 属意立宪改良的人士翘首以望。

53、 宗社党的正式亮相是1912年1月12日,皇族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

54、 这一年朝廷新政,除缩改立宪预备年限外,不过是颁行现行刑律;颁行币制则例,以库平银七钱二分为圆是主币,圆角分厘,各以十进,永为定例。

55、 黎元洪亲自到国会致祝词,他希望议员们“一心一德,无党无偏,以法治为指归,立宪政之基础”。

56、 他们创办了多种刊物,像《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极力鼓吹君主立宪,这一派在体制内深得人心,尤其是在野的士绅阶层如张謇、汤寿潜等人。

57、 9月9日的白金汉宫声明称,女王“决不会打破自大宪章以来,英国奉行不悖的君主立宪惯例”。

58、 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惮。

59、 载泽回国后,立即成了君主立宪政体的鼓吹者。

60、 但参议院的设立,却被从武昌来的同盟会领导人谭人凤认为是立宪党人篡夺权力,因而被迫解散。

用“立宪”造句 第7组

61、 其兄汤化龙也非等闲之辈,早在立宪运动中就做到湖北谘议局议长,汤芗铭此时并不知哥哥在此变故中前途命运。

6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因而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63、 1907年10月,他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

64、 同时存在天皇与国会,这是日本与西方诸多立宪国的不同之处。

65、 公元800年,有一个王爷双姓慕容,名立宪,他是当地有名的“霸王”。

66、 当时国会的议题非常明确,就是更改国体,推行君主立宪,在给袁世凯的推戴书中说:元首当视乎民意为从违。

67、 路透社评价,荷兰是君主立宪国,女王却发挥不小作用。

68、 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给轰下去了。

69、 一开始只是拍一些空镜、过场戏,让张立宪这帮饭局人士熟悉摄影机,熟悉剧组的拍摄环境。

70、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千孔百疮的国家,分权化的立宪并不是对症良药。

用“立宪”造句 第8组

71、 1904年,孙宝琦上书清廷政务处,提议仿照英、德、日之体制,实行立宪政体。

72、 伊藤博文组建的立宪政友会的成员要比山县内阁理智的多,在第一时间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反应过来了。

73、 主张君主立宪的旧官僚谭延闿顺风转舵,响应起义,当上了湖南参议院院长,然后他策动兵变,杀害了焦达峰,自己则当上了湖南都督。

74、 中外臣工见了此旨,无不疑心,以为正值预备立宪,新政进行,忙得不得开交时光,忽有这闹中取静、忙里偷闲的间着,朝廷举措,真是出人意外。

75、 要想真正管住权力,就必须把帝国变为立宪国。

76、 迁延至今,乃以立宪改官,诈伪无信;借债收路,重陷吾民。

77、 1911年10月31日,立宪派杀害焦达峰、陈作新。

78、 这一立宪政体的基本特征是国王或国家的权力受到明确约束,统治要基于法律而非君主的个人好恶。

79、 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轰下去了。

80、 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举以新式教育,甚至立宪准备。

用“立宪”造句 第9组

81、 1907年5月24日,段祺瑞致电资政院,要求“采用英国立宪主义”。

82、 那也不行啊,换了立宪前那就是摸哪砍哪的节奏,听哥哥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谓男女之防不得不申……

83、 君主立宪、皇族内阁、铁路国有。

* 在线查询立宪造句,用立宪造句,用立宪组词造句,包含立宪的句子。
立宪

关于立宪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