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造句

“耐寒”的解释

耐寒[nài hán] 耐寒 耐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ài hán,指经得起寒冷。出自《汉书 卷二十八 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橘、柚皆不耐寒,故包裹而致之也。”;《西京杂记》卷一:“瀚海梨,出 瀚海 北,耐寒不枯。”唐·杜甫 《人日》诗之二:“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用“耐寒”造句 第11组

101、用于制作砚台,研墨细致均匀,不枯不涩,极善发墨,加上砚盖石能抗热耐寒,墨汁几日不干涸。

102、鸭子因耐寒从不怕冷,故人们把鸭子称为“寒鸭”,是一道极健康适合冬补的菜肴。

103、荷兰豆,别名荷仁豆、回回豆等,为豆科豌豆属的攀缘植物,半耐寒蔬菜,不耐热。

104、原产北美,为花葱科福禄考,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寒,在-12度仍保终年常绿状态。

105、潘文博介绍,马铃薯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

106、听说查果拉缺乏绿色,探亲前曾蛟买了棵耐寒的雪松带到哨所,当晚悄悄种在营房边。

* 在线查询耐寒造句,用耐寒造句,用耐寒组词造句,包含耐寒的句子。
耐寒

关于耐寒的诗句

关于耐寒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