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造句

“香包”的解释

香包[xiāng bāo] 香包 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 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用“香包”造句 第6组

51、***说,“我也知道,这位畲族代表送来的香包,是‘礼轻意重’。

52、她们通过细心的观察,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素材,如花鸟鱼虫等描出来、画出来、绣出来,香包也就由此产生并流传下来。

53、还有一个粽子型的香包,拆开“平安福”字样的布囊,记者从里面扯出了一大团黑灰色纤维团,其中还掺有红紫色粗细、手感不同的线丝。

54、归朴园还结识了做“田园派香包”的王奶奶。

55、在屏南,最常见的布艺品有虎头鞋、虎头帽、肚兜、围嘴、背褡、八卦以及香包、荷包等,布艺品绣制的图案和造型基本上保留着原始艺术图腾。

56、香包里缝制的药包,更是独家配制,别无分号。

57、土族刺绣品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服饰刺绣有衣领、衣袖、绣花口袋、围肚、袜跟、绣鞋等;生活用品有绣花枕头、钱搭、烟袋、针扎、香包等。

58、将是日出炉的法棍斜向切片,平底煎锅里烧热橄榄油,加黄油、蒜泥炒香,再将切片法棍煎香,也就诞生了传说中的简易版法式蒜香包,取出备用。

* 在线查询香包造句,用香包造句,用香包组词造句,包含香包的句子。

关于香包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