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 (1059个)

301

己之见

成语拼音:
yī jǐ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个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己之见。”
302

家之论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
303

家之说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shuō
成语解释: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成语出处:
《旧唐书·陆贽传》:“听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
304

客不烦两家

成语拼音:
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
成语解释:
烦:烦劳,麻烦。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成语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堂远禅师》:“鹤不栖双木,客不烦两家。”
305

口同声

成语拼音:
yī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口同音。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口同声说好。”
306

口同音

成语拼音:
yī kǒ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犹言众口词。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句,大家就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
307

鳞半甲

成语拼音:
yī lín bàn jiǎ
成语解释: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鳞半甲。”
308

览而尽

成语拼音:
yī lǎn ér jìn
成语解释:
看就全都看到了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309

鳞片甲

成语拼音:
yī lín piàn jiǎ
成语解释:
见“鳞半甲”。
成语出处: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310

马不跨两鞍

成语拼音: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成语解释:
匹马不能套两个马鞍。比喻女不嫁二夫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马不跨两鞍。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叫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311

瞑不视

成语拼音:
yī míng bù shì
成语解释:
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
《战国策·楚策》:“有断绝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312

命归西

成语拼音:
yī mìng guī xī
成语解释:
见“命归阴”。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下儿,我不就命归西了吗!”
313

命归阴

成语拼音:
yī mìng guī yīn
成语解释:
指死亡。
成语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命归阴。”
314

码归

成语拼音:
yī mǎ guī yī mǎ
成语解释:
件事归件事,不能混为
成语出处:
315

抹黑

成语拼音:
yī mā hēi
成语解释:
对周围情况无所知
成语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四章:“就我爸爸那个傻呀,俩眼抹黑,人家让干吗就干吗。”
316

貌倾城

成语拼音:
yī mào qīng chéng
成语解释:
顾:回看。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顾盼之间,全城人都为之倾倒
成语出处:
明·郑若庸《玉玦记·祝寿》:“张郎不成,李郎不应,十人见我九人憎,羞杀我貌倾城。”
317

目数行

成语拼音:
yī mù shù xíng
成语解释:
目十行。
成语出处:
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坛,剑口,手操不律,目数行。”
318

门心思

成语拼音:
yī mén xīn sī
成语解释:
意。
成语出处: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门心思钻研起来。”
319

面之款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kuǎn
成语解释:
见“面之交”。
成语出处:
《宋书·诸叔度传》:“还至都,凡诸旧及有面之款,无不厚加赠遗。”
320

面之雅

成语拼音:
yī miàn zhī yǎ
成语解释:
见“面之交”。
成语出处:
田汉《关汉卿》第七场:“女的我不认识,跟这关汉卿倒有面之雅。”
* 一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