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 (1059个)

381

成语拼音:
yī yù yī yóu
成语解释:
豫:快乐。游玩快乐。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成语出处:
明·宋濂《阅江楼记》:“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382

成语拼音:
yī yóu yī yù
成语解释:
豫:快乐。游玩快乐。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豫,为诸侯度。”
383

叶障目

成语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
成语解释:
眼睛被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384

语中人

成语拼音:
yī yǔ zhōng rén
成语解释:
中:中伤。以句话中伤人。
成语出处:
宋·李昌令《令善录·刘贡父》:“盖好谑人者,但知取快时,不知语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385

隅之说

成语拼音:
yī yú zhī shuō
成语解释:
片面的说法;偏见。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隅之说。”李贤注:“隅谓方偏见也。”
386

字不差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chā
成语解释:
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个字也不错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字不差传与老孔。”
387

支半节

成语拼音:
yī zhī bàn jié
成语解释:
小部分。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人民之望仁政以得支半节之权利者,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明也。”
388

知半见

成语拼音:
yī zhī bàn jiàn
成语解释:
谓不成熟的点见解。
成语出处:
清·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知半见,谓人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录床,此生不可复下。”
389

字不识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shí
成语解释:
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世。”
390

字不爽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爽:差错,失误。个字也不错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所责之事,皆系平日私语字不爽。”
391

字不易

成语拼音:
yī zì bù yi
成语解释:
文字精醇,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文艺传中 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字,卒不能也。”
392

枕邯郸

成语拼音:
yī zhěn hán dān
成语解释:
见“枕黄粱”。
成语出处: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393

座尽惊

成语拼音:
yī zuò jìn jīng
成语解释:
座:指在座的人。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少君及言与人大夫游猎处,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座尽惊。”
394

字连城

成语拼音:
yī zì lián chéng
成语解释:
极言文辞的精妙。
成语出处: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字……勰曰:‘臣闻《诗》三百,言可蔽。今陛下赐刊字,足以价等连城。’”
395

知片解

成语拼音:
yī zhī piàn jiě
成语解释:
知半见。
成语出处:
宋·吴泳《答赵茂实书》:“某闲居寖久,兀兀经,今已穷年,粗有知片解,更不复为言语词章。”
396

之为甚

成语拼音:
yī zhī wéi shèn
成语解释:
见“之谓甚”。
成语出处:
元·侯克中《归兴》诗:“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397

成语拼音:
yī zhì yī luàn
成语解释:
治:太平。段时期太平,段时期动乱。指治世与乱世相间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乱。”
398

至于斯

成语拼音:
yī zhì yú sī
成语解释:
同“至于此”。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399

之已甚

成语拼音:
yī zhī yǐ shèn
成语解释:
见“之谓甚”。
成语出处:
唐·任蕃《梦游录·张生》:“酒至白面少年,复请歌。张妻曰:‘之已甚,其可再乎?’”
400

掌遮天

成语拼音:
yī zhǎng zhē tiān
成语解释:
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成语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掌遮天吗?’”
* 一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