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582个)

421

岁再赦

成语拼音:
yī suì zài shè
成语解释:
见“岁载赦”。
成语出处:
宋·范祖禹《唐鉴》卷三:“岁再赦,善人喑哑。”
422

塌糊涂

成语拼音:
yī tā hú tú
成语解释: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塌糊涂,还不如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423

榻胡涂

成语拼音:
yī tà hú tú
成语解释:
见“塌糊涂”。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榻胡涂。”
424

团漆黑

成语拼音:
yī tuán qī hēi
成语解释:
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没有点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
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团漆黑。”
425

潭死水

成语拼音:
yī tán sǐ shuǐ
成语解释:
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
成语出处:
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426

成语拼音:
yī tì yī jù
成语解释:
句,我句,替换着讲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那知这张李二公,又亲自到厢房里来道谢,句,又奉承了半日。”
427

体知悉

成语拼音:
yī tǐ zhī xī
成语解释:
体:律。律知晓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体知悉。”
428

文不名

成语拼音:
yī wén bù míng
成语解释:
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钱,寄死人家。”
429

往而深

成语拼音:
yī wǎng ér shēn
成语解释:
见“往情深”。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430

窝风

成语拼音:
yī wō fēng
成语解释:
个蜂巢里的蜂倾巢出动。形容人多声杂,乱哄哄地拥而上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3回:“长枪短铳,和着铁镖弩箭,窝风的向日兵聚集处杀去。”
431

文如命

成语拼音:
yī wén rú mìng
成语解释:
见“钱如命”。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文如命。”
432

无是处

成语拼音:
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
是:对,正确。没有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433

无所长

成语拼音:
yī wú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
没有点专长。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是先生于文武无所长也。”
434

往直前

成语拼音:
yī wǎng zhí qián
成语解释:
见“往无前”。
成语出处:
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435

笑了事

成语拼音:
yī xiào le shì
成语解释:
见“笑了之”。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抚台听了,先还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某人办事不诚实,所以钦差才加了他这个考语;后来别位司、道说起,晓得是为带着表,方才付之笑了事。”
436

厢情愿

成语拼音:
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语解释: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相情愿”。
成语出处: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437

言行若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ruò yī
成语解释:
见“言行抱”。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情貌相副。”
438

泻万里

成语拼音:
yī xiè wàn lǐ
成语解释:
见“泻千里”。
成语出处: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泻万里。”
439

成语拼音:
yī xīn yī fù
成语解释:
条心。
成语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十六:“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腹的——也不论公公、婆婆、弟兄们、小姑子,忙起来大家忙,吃起来大家吃,穿起来大家穿,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
440

成语拼音:
yī xīn yī lì
成语解释:
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力。”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