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句 (1179个)
-
701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 成语拼音:
- ná zéi yào zāng,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 成语解释:
- 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成语出处:
- 《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
702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成语拼音:
-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语解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语出处:
-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
703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成语拼音:
-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语解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704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 成语拼音:
- pín bù xué jiǎn,fù bù xué shē
- 成语解释:
- 俭:节省;奢:奢侈。穷人不学也会节俭,富人不学也会奢侈。指人的思想受环境习惯的影响
- 成语出处:
- 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
-
705
盆朝天,碗朝地
- 成语拼音:
-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
- 成语解释:
- 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 成语出处:
- 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
-
706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707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成语拼音:
-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 成语解释:
-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708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 成语拼音:
- pò gū wéi yuán,zhuó diāo wéi pǔ
- 成语解释:
-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成语出处:
- 《梁书·良吏传》:“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
709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成语拼音:
- pìn jī zhī chén,wéi jiā zhī suǒ
- 成语解释:
- 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
- 成语出处:
- 《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710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成语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成语解释: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成语出处: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711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成语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成语解释: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成语出处:
- 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
712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成语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 成语解释:
- 蓬:蓬草。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713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成语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
- 成语解释:
-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成语出处:
-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714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成语拼音: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 成语解释:
-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715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成语拼音: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 成语解释: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716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成语拼音:
-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 成语解释:
-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717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成语拼音:
-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
- 成语解释: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
718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 成语拼音:
-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 成语解释:
-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
719
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 成语拼音:
- qiáng bù fàn ruò,zhòng bù bào guǎ
- 成语解释:
- 犯:侵犯;暴:损害。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欺负人少的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强不犯弱,众不暴寡,而弟达乎州巷矣。”
-
72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成语拼音:
-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 成语解释: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 成语出处: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上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