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386个)

141

一览无余

成语拼音:
yī lǎn wú yú
成语解释: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142

杳无音信

成语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成语出处: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143

一纸空文

成语拼音:
yī zhǐ kōng wén
成语解释:
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144

自出心裁

成语拼音:
zì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
心裁:心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145

自得其乐

成语拼音:
zì dé qí lè
成语解释:
自己从得到乐趣。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146

辗转反侧

成语拼音:
zhǎn zhuǎn fǎn cè
成语解释: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成语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47

郑重其事

成语拼音:
zhèng zhòng qí shì
成语解释: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148

爱莫能助

成语拼音:
ài mò néng zhù
成语解释:
爱: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不见;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②虽很同情;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149

黯然失色

成语拼音:
àn rán shī sè
成语解释: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成语出处: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150

安然无恙

成语拼音:
ān rán wú yàng
成语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151

百废待举

成语拼音:
bǎi fèi dài jǔ
成语解释:
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
成语出处:
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152

变幻莫测

成语拼音:
biàn huàn mò cè
成语解释: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153

不解之缘

成语拼音:
bù jiě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154

不可思议

成语拼音:
bù kě sī yì
成语解释: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155

不可言喻

成语拼音:
bù kě yán yù
成语解释: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江城》:“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
156

搬弄是非

成语拼音:
bān nòng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挑拨是非出来。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157

不能自已

成语拼音:
bù néng zì yǐ
成语解释: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成语出处:
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158

不约而同

成语拼音:
bù yuē ér tóng
成语解释:
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159

别有用心

成语拼音:
bié yǒu yòng xīn
成语解释:
用心:存心;打算。心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160

不置可否

成语拼音:
bù zhì kě fǒu
成语解释: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成语出处: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