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的成语 (721个)
-
221
前所未有
- 成语拼音:
- qián suǒ wèi yǒu
- 成语解释:
- 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宋 徐度《却扫编》下卷:“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222
惹火烧身
- 成语拼音:
- rě huǒ shāo shēn
- 成语解释: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 成语出处: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
223
适得其反
- 成语拼音:
- shì dé qí fǎn
- 成语解释:
-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 成语出处:
- 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
224
塞耳偷铃
- 成语拼音:
- sāi ěr tōu líng
- 成语解释: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 成语出处:
- 《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
225
水磨工夫
- 成语拼音:
- shuǐ mó gōng fū
- 成语解释:
-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成语出处:
-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226
视若无睹
- 成语拼音:
- shì ruò wú dǔ
- 成语解释:
-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
227
随世沉浮
- 成语拼音:
- suí shì chén fú
- 成语解释:
- 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世沉浮”、“随俗浮沉”。
- 成语出处:
- 《零陵先贤传》:“君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为高士乎?”
-
228
顺藤摸瓜
- 成语拼音:
- shùn téng mō guā
- 成语解释:
- 摸:寻找。顺着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 成语出处:
- 《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
229
唾面自干
- 成语拼音:
- tuò miàn zì gān
- 成语解释:
-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
230
无动于衷
- 成语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成语解释:
-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 成语出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
231
心慈手软
- 成语拼音:
- xīn cí shǒu ruǎn
- 成语解释:
-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 成语出处:
- 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
232
洗垢求瘢
- 成语拼音:
- xǐ gòu qiú bān
- 成语解释:
- 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
233
胸无宿物
- 成语拼音:
- xiōng wú sù wù
- 成语解释:
- 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
234
虚张声势
- 成语拼音:
- xū zhāng shēng shì
- 成语解释:
-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
235
咬得菜根
- 成语拼音:
- yǎo dé cài gēn
- 成语解释:
- 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
236
引火烧身
- 成语拼音:
- yǐn huǒ shāo s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 成语出处: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
237
与世无争
- 成语拼音:
- yǔ shì wú zhēng
- 成语解释:
- 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
238
张冠李戴
- 成语拼音: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成语解释:
-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 成语出处: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239
自取灭亡
- 成语拼音:
- zì qǔ miè wáng
- 成语解释:
-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 成语出处:
-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
240
自讨苦吃
- 成语拼音:
- zì tǎo kǔ chī
- 成语解释:
-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 成语出处:
-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 为人处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