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 (721个)

101

长袖善舞

成语拼音:
cháng xiù shàn wǔ
成语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工也。”
102

粗制滥造

成语拼音:
cū zhì làn zào
成语解释: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成语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103

达权知变

成语拼音:
dá quán zhī biàn
成语解释: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主四方之的,顶寇束带,谓之丈夫;出将入相,无所不;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
104

当仁不让

成语拼音:
dāng rén bù ràng
成语解释:
碰到应该做的好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现泛指应该做的好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己任也。”
105

独善其身

成语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
成语解释: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的个主义世哲学。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6

反其道而行之

成语拼音: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成语解释: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
成语出处:
清·吴趼《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107

敷衍了

成语拼音:
fū yǎn liǎo shì
成语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办了。指做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不肯出力似的。”
108

海中捞月

成语拼音:
hǎi zhōng lāo yuè
成语解释:
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成语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送在别去了。”
109

化整

成语拼音:
huà zhěng wéi líng
成语解释: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孤岛之后,他们化整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110

绝长补短

成语拼音:
jué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
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物长短相济。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善国。”
111

集思广益

成语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112

箕山之节

成语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成语解释: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求》:“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113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成语拼音:
kàn cài chī fàn,l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
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
成语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看情形办。”
114

宽宏大量

成语拼音:
kuān hóng dà liàng
成语解释: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容。也作“宽洪大量”。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115

力倍功半

成语拼音:
lì bèi gōng bàn
成语解释:
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116

量体裁衣

成语拼音:
l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
成语出处: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117

巧立名目

成语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成语解释: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成语出处: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册外,私自收受。”
118

如水投石

成语拼音:
rú shǔ tóu shí
成语解释:
象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
成语出处:
宋·杨时《龟山语录》:“时谢显道亦在。谢诚实,但聪悟不及先生。故明道每言杨君聪明,谢君如水投石,然亦未尝不称其善。”
119

舍本逐末

成语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120

是古非今

成语拼音:
shì gǔ fēi jīn
成语解释:
是:认对;非:认不对,不以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 为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