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的成语 (331个)

181

爱理不理

成语拼音:
ài lǐ bù lǐ
成语解释: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182

不了而了

成语拼音:
bù liǎo ér liǎo
成语解释:
犹不了了之。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我们这次赌赛,就此不了而了。”
183

并无

成语拼音:
bìng wú èr zhì
成语解释:
没有多大区别
成语出处:
184

出尔反尔

成语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成语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85

待理不理

成语拼音:
dài lǐ bù lǐ
成语解释: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186

大门不出,门不进

成语拼音: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87

童一马

成语拼音:
èr tóng yī mǎ
成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188

将错就错

成语拼音:
jiāng cuò jiù cuò
成语解释: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成语出处: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189

见怪不怪

成语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
成语解释: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成语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190

七搭八搭

成语拼音:
qī dā bā dā
成语解释:
①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②纠缠;乱搭腔。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老爷今天七搭八搭,不知道说些什么。”
191

骑马寻马

成语拼音:
qí mǎ xún mǎ
成语解释: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实收,他自然照应我。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192

千难万难

成语拼音:
qiān nán wàn nán
成语解释:
犹言好不容易。
成语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折:“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193

三头

成语拼音:
sān tóu èr miàn
成语解释:
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194

书通

成语拼音:
shū tōng èr yǒu
成语解释: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成语出处: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195

堂哉皇哉

成语拼音:
táng zāi huáng zāi
成语解释:
犹堂而皇之。
成语出处:
清·吴研人《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196

以恶报恶

成语拼音:
yǐ è bào è
成语解释: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成语出处:
《榖梁传·僖公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197

以水济水

成语拼音:
yǐ shuǐ jǐ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198

一通百通

成语拼音:
yī tōng bǎi tōng
成语解释: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通:通晓;懂得。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般变化,都学成了。”
199

知一而不知

成语拼音: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200

止知其一,不知其

成语拼音:
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 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