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质的成语 (1109个)
-
941
无所不晓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bù xiǎo
- 成语解释:
- 见“无所不知”。
- 成语出处: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女甚是聪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
942
无所不用其极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 成语解释:
- 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
943
无所顾忌
- 成语拼音:
- wǔ suǒ gù jì
- 成语解释:
- 顾忌: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没有什么顾虑。
- 成语出处:
- 《魏书 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
944
晚生后学
- 成语拼音:
- wǎn shēng hòu xué
- 成语解释:
-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 成语出处:
- 《宣和书谱·庾翼》:“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其自许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
-
945
无所忌惮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jì dàn
- 成语解释:
- 惮:怕。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 成语出处:
- 《南史·齐本纪下》:“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
946
无所忌讳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jì huì
- 成语解释:
- 没有什么顾虑。
- 成语出处:
- 宋·种放《退士传》:“《皮氏文薮》,陆氏丛书,皆句句明白,剔奸塞回,无所忌讳。”
-
947
问舍求田
- 成语拼音:
- wèn shě qiú tián
- 成语解释:
-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
948
无所事事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shì shì
- 成语解释:
-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 成语出处:
-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
949
无所畏忌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wèi jì
- 成语解释:
- 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 成语出处:
- 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姿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
950
无始无终
- 成语拼音:
- wú shǐ wú zhōng
- 成语解释:
- 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 成语出处:
- 《淮南子·说林训》:“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
-
951
未识一丁
- 成语拼音:
- wèi shí yī dīng
- 成语解释:
-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952
为所欲为
- 成语拼音:
- wéi suǒ yù wéi
- 成语解释: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
953
无所作为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zuò wéi
- 成语解释:
-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 成语出处: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
954
握炭流汤
- 成语拼音:
- wò tàn liú tāng
- 成语解释:
-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 成语出处:
- 《文选·陆倕》:“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篱,战国枯朽。”
-
955
威武不屈
- 成语拼音:
- wēi wǔ bù qū
- 成语解释:
-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956
唯我独尊
- 成语拼音:
- wéi wǒ dú zūn
- 成语解释:
- 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尊:高贵。
- 成语出处:
- 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
957
唯吾独尊
- 成语拼音:
- wéi wú dú zūn
- 成语解释:
- 见“唯我独尊”。
- 成语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
958
纬武经文
- 成语拼音:
- wěi wǔ jīng wén
- 成语解释: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晋书 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
959
文武双全
- 成语拼音: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成语解释:
-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
960
汪洋浩博
- 成语拼音:
- wāng yáng hào bó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 人物品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