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质 (1109个)

821

轻言寡信

成语拼音:
qīng yán guǎ xìn
成语解释: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成语出处:
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822

巧言令色

成语拼音:
qiǎo yán lìng sè
成语解释: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
成语出处: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823

穷则思变

成语拼音:
qióng zé sī biàn
成语解释:
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824

旗帜鲜明

成语拼音:
qí zhì xiān míng
成语解释:
旗:军队用的旗帜。原指军旗鲜艳;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
成语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825

日锻月炼

成语拼音:
rì duàn yuè liàn
成语解释: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826

如解倒悬

成语拼音:
rú jiě dào xuán
成语解释:
比喻把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827

柔茹寡断

成语拼音:
róu rú guǎ duàn
成语解释: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828

饶舌调唇

成语拼音:
ráo shé tiáo chún
成语解释:
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饶舌调唇,怎当他拔树寻根。”
829

染指垂涎

成语拼音:
rǎn zhǐ chuí xián
成语解释: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成语出处:
《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830

染指于鼎

成语拼音:
rǎn zhǐ yú dǐng
成语解释: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成语出处:
《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831

深闭固拒

成语拼音:
shēn bì gù jù
成语解释:
形容坚决不接受别的意见。
成语出处:
清 魏源《拟进呈序》:“以金匮石室进呈乙览之书而视同阴谋,深闭固拒。”
832

数白论黄

成语拼音:
shǔ bái lùn huáng
成语解释:
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833

死不瞑目

成语拼音:
sǐ bù míng mù
成语解释:
死了也不闭眼。指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死不甘心。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834

死不旋踵

成语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成语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835

松柏之茂

成语拼音:
sōng bǎi zhī mào
成语解释:
比喻长青不衰。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836

死不足惜

成语拼音:
sǐ bù zú xī
成语解释: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成语出处: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837

疏财重义

成语拼音:
shū cá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
见“疏财仗义”。
成语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838

疏财仗义

成语拼音:
shū cái zhàng yì
成语解释: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扶危济困。
成语出处: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839

水滴石穿

成语拼音:
shuǐ dī shí chuān
成语解释: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840

书读五车

成语拼音:
shū dú wǔ chē
成语解释: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人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