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品质 (1109个)

921

无恶不作

成语拼音:
wú è bù zuò
成语解释: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922

为富不仁

成语拼音:
wéi fù bù rén
成语解释:
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923

为非作歹

成语拼音:
wéi fēi zuò dǎi
成语解释: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成语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924

顽固不化

成语拼音:
wán gù bù huà
成语解释: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925

为国捐躯

成语拼音:
wèi guó juān qū
成语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926

文过遂非

成语拼音:
wén guò suí fēi
成语解释: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成语出处:
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927

晚节不终

成语拼音:
wǎn jié bù zhōng
成语解释: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成语出处:
《明史 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928

文经武纬

成语拼音:
wén jīng wǔ wěi
成语解释:
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成语出处:
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步。”
929

文江学海

成语拼音:
wén jiāng xué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成语出处:
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930

枉口拔舌

成语拼音:
wǎng kǒu bá shé
成语解释:
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931

为民除害

成语拼音:
wèi mín chú hài
成语解释:
替老百姓铲除祸害。为:替;给。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
932

未明求衣

成语拼音:
wèi míng qiú yī
成语解释: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
《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933

唯命是从

成语拼音:
wéi mìng shì cóng
成语解释: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934

惟命是从

成语拼音:
wéi mìng shì cóng
成语解释:
犹言惟命是听。
成语出处:
汉·刘珍《东观汉记·鲍宣妻传》:“既奉君子,惟命是从。”
935

惟命是听

成语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成语解释: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936

无能为役

成语拼音:
wú néng wéi yì
成语解释: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相比。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937

无偏无颇

成语拼音:
wú piān wú pō
成语解释:
见“无偏无陂”。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记·释难》:“无偏无颇,亲疏同也。”
938

无拳无勇

成语拼音:
wú quán wú yǒng
成语解释:
没有力量和勇气。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939

无所不能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néng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成语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940

无所不通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tōng
成语解释:
通: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成语出处:
《孝经 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 人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