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 (7973个)
-
521
不宾之士
- 成语拼音:
- bù bīn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
522
不白之冤
- 成语拼音:
- bù bái zhī yuān
- 成语解释: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
523
本本主义
- 成语拼音:
- běn běn zhǔ yì
- 成语解释:
-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
524
北鄙之音
- 成语拼音:
- bēi bǐ zhī yīn
- 成语解释: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 成语出处:
- 《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
525
不拔之志
- 成语拼音:
- bù bá zhī zhì
- 成语解释:
-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成语出处:
- 《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
526
不辞而别
- 成语拼音:
- bù cí ér bié
- 成语解释: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 成语出处:
-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
527
百尺竿头
- 成语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
- 成语解释: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成语出处:
-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
528
背槽抛粪
- 成语拼音:
- bèi cáo pāo fèn
- 成语解释:
-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
529
北辰星拱
- 成语拼音:
- běi chén xīng gǒng
- 成语解释:
- 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530
褒采一介
- 成语拼音:
- bāo cǎi yī jiè
- 成语解释:
- 褒:赞扬;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
- 成语出处:
- 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饯》:“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
531
背城一战
- 成语拼音:
- bèi chéng yī zhàn
- 成语解释:
-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成语出处:
-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
532
百城之富
- 成语拼音:
- bǎi chéng zhī fù
- 成语解释:
- 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 成语出处:
- 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533
不测之祸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534
兵车之会
- 成语拼音:
- bīng chē zhī huì
- 成语解释:
-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 成语出处:
- 《穀梁传 庄公二十七年》:“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
-
535
不逞之徒
- 成语拼音:
- bù chěng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536
不此之图
- 成语拼音:
- bù cǐ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
537
不臣之心
- 成语拼音:
- bù chén zhī xīn
- 成语解释: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538
不测之忧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539
不测之渊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yuān
- 成语解释:
- 测:测量,估计;渊:深潭。不可测量的深渊。比喻危险的境地
- 成语出处:
- 汉·贾谊《过秦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540
不测之罪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zuì
- 成语解释:
- 指大罪,死罪。
- 成语出处: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 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