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式 (7973个)

121

不次之位

成语拼音:
bù cì zhī wèi
成语解释:
次:顺序,等级;位:职位,地位。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122

鼻垩挥斤

成语拼音:
bí è huī jīn
成语解释: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错误。
成语出处:
典出《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123

背腹受敌

成语拼音:
bèi fù shòu dí
成语解释: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124

秉公办理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bàn lǐ
成语解释: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125

秉公办事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bàn shì
成语解释:
秉持公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126

不苟言笑

成语拼音:
bù gǒu yán xiào
成语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127

不讳之路

成语拼音:
bù huì zhī lù
成语解释:
指忠言直谏之路。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
128

败家子

成语拼音:
bài jiā zǐ
成语解释:
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成语出处:
老舍《诗人》:“这些行动都是有失统的,故每每呼诗人为怪人、为狂士、为败家子。”
129

不可分割

成语拼音:
bù kě fēn gē
成语解释:
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
成语出处: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130

不刊之说

成语拼音:
bù kān zhī shuō
成语解释:
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131

不平而鸣

成语拼音:
bù píng ér míng
成语解释:
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
明·瞿佑《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偶以不平而鸣,遽获多言之咎。”
132

炳若日星

成语拼音:
bǐng ruò rì xīng
成语解释: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同“炳如日星
成语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若日星,初不假于称赞。”
133

保守主义

成语拼音:
bǎo shǒu zhǔ yì
成语解释:
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转移时反对逃跑主义。”
134

不祧之宗

成语拼音:
bù tiāo zhī zōng
成语解释:
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
成语出处:
清 黎庶昌《序》:“曾文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135

百无禁忌

成语拼音:
bǎi wú jìn jì
成语解释:
百:一切;禁忌:忌讳。无论什么都不忌讳。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136

百无一是

成语拼音:
bǎi wú yī shì
成语解释:
是:对的;确的。一点确的地方也没有。
成语出处: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137

本位主义

成语拼音:
běn wèi zhǔ yì
成语解释: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138

败兴而归

成语拼音:
bài xìng ér guī
成语解释: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139

不义之财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不义:不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成语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140

不易之论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确。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 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