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1050个)
-
541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成语拼音:
-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 成语解释:
-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542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成语拼音:
-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 成语解释:
-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成语出处: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543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 成语拼音:
-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 成语解释:
-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544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 成语拼音:
- 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 成语解释:
-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
545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成语拼音:
-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 成语解释:
-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 成语出处:
-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
546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成语拼音: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
- 成语解释: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547
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 成语拼音: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shì yǔ
- 成语解释: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况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
548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成语拼音:
- 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 成语解释:
-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549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 成语拼音:
- 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然后才证明‘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
550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成语拼音:
-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成语出处:
- 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
551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成语拼音:
- míng qiāng yì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55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成语拼音:
- 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 成语解释:
-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
553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 成语拼音:
-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
- 成语解释: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头一蹙,计上心来道:‘前日坏腹,至今未好,借解一解。’”
-
554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成语拼音:
-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 成语解释:
-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 成语出处: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555
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成语拼音:
- 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
- 成语解释:
-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556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成语拼音:
- mò xiàn hū yǐn,mò xiǎn hū wēi
- 成语解释:
- 见:通“现”;显:明显。看来是隐蔽的、最细微的,实际上是最明显、最具体的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557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成语拼音:
- 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
- 成语解释:
- 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558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成语拼音: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 成语解释:
- 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
559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成语拼音: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 成语解释:
-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成语出处: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
560
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 成语拼音:
-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 成语解释:
- 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成语出处:
-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