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头的成语 (392个)

141

顾左右而言他

成语拼音: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成语解释:
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142

活不活,死不死

成语拼音:
huó bù huó,sǐ bù sǐ
成语解释:
指陷于困境,不知怎么办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的你活不活,死不死,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143

化悲痛为力量

成语拼音:
huà bēi tòng wéi lì liàng
成语解释:
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成语出处:
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144

活到老,学到老

成语拼音:
huó dào lǎo,xué dào lǎo
成语解释:
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成语出处:
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145

化腐朽为神奇

成语拼音:
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
成语解释:
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成语出处:
《庄子 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146

化干戈为玉帛

成语拼音: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解释: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147

惶惶不可终日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成语出处:
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148

皇皇不可终日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
149

河海不择细流

成语拼音: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成语解释: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50

好男不跟女斗

成语拼音:
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
成语解释:
旧时认为有出息的男子不和女子一般见识
成语出处:
老舍《柳屯的》:“赵五眨巴了半天眼睛:‘行啊;可是好男不跟女斗,是不是?’”
151

河水不犯井水

成语拼音:
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互不干犯。
成语出处:
鲁迅《从与说起》:“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
152

海水不可斗量

成语拼音: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153

好心不得好报

成语拼音:
hǎo xīn bù dé hǎo bào
成语解释:
报:报答。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154

家丑不可外扬

成语拼音: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成语解释: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成语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155

赍盗粮,借贼兵

成语拼音:
jī dào liáng,jiè zéi bīng
成语解释:
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156

经风雨,见世面

成语拼音:
jīng fēng yǔ,jiàn shì miàn
成语解释:
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
成语出处:
毛泽东《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
157

敬鬼神而远之

成语拼音:
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成语解释:
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58

局高天,蹐厚地

成语拼音:
jú gāo tiān,jí hòu dì
成语解释:
局:弯曲;蹐:小步走。蜷曲不敢伸展。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159

饥虎不可为邻

成语拼音:
jī hǔ bù kě wéi lín
成语解释:
邻:邻居。比喻不要与穷凶极恶之人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江日升《台湾外记》:“饥虎不可为邻,我提师远出,弟当留心防范。”
160

江海不逆小流

成语拼音:
jiāng hǎi bù nì xiǎo liú
成语解释: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尊贤》:“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
* 六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