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头 (392个)

101

对屠门而大嚼

成语拼音:
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
成语解释:
屠门:肉铺。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
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102

东一下西一下

成语拼音: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
成语解释:
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103

得于心应于手

成语拼音: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成语解释: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104

达则兼善天下

成语拼音: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5

打肿脸充胖子

成语拼音:
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
成语解释: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106

打肿脸装胖子

成语拼音:
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成语解释:
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硬不要朋友帮助。”
107

刀子嘴豆腐心

成语拼音:
dāo zǐ zuǐ dòu fǔ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人说话尖刻,但心肠很软弱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39章:“焦二菊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软的受不了。”
108

耳闻不如目见

成语拼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成语解释: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109

耳闻不如眼见

成语拼音: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成语解释: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成语出处:
《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110

尔为尔,我为我

成语拼音:
ěr wéi ěr,wǒ wéi wǒ
成语解释:
尔:你。你是你,我是我。指两者界限分明,互不沾边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111

二者必取其一

成语拼音: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成语解释: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112

扶不起的阿斗

成语拼音:
fú bù qǐ de ā dǒu
成语解释: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成语出处:
陆天明《省委书记》:“万一马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113

粪堆上长灵芝

成语拼音:
fèn duī shàng zhǎng líng zhī
成语解释: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吃了可以长生。比喻在卑下的环境中产生出高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敢则是鸦窝里出凤凰,粪堆上长灵芝,这言语信有之。”
114

风里来雨里去

成语拼音:
fēng lǐ lái yǔ lǐ qù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工作勤苦
成语出处:
胡正《汾水长流》第19章:“你就知道睡死觉,人家淋成这样,也不说起来帮我换换衣衫。我这么风里来雨里去的是为了甚?”
115

丰年玉荒年谷

成语拼音: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用的人才。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116

反其道而行之

成语拼音: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成语解释: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
117

犯天下之不韪

成语拼音: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
成语解释:
犯:触犯;不韪:不是,错误。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118

高不成,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119

高不凑,低不就

成语拼音:
gāo bù còu,dī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
120

功不成,名不就

成语拼音:
gōng bù chéng,míng bù jiù
成语解释:
就:成。比喻事情没成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 六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