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178个)

121

置之不理

成语拼音:
zhì zhī bù lǐ
成语解释: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淡。
成语出处:
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122

暗箭难防

成语拼音:
àn jiàn nán fáng
成语解释:
暗箭: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防:防备。从隐蔽的地方放出来的箭很难防备。
成语出处:
《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123

暗箭中人

成语拼音:
àn jiàn zhòng rén
成语解释: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成语出处:
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124

傲雪凌霜

成语拼音:
ào xuě líng shuāng
成语解释:
形容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于霜雪之中。
成语出处: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125

傲雪欺霜

成语拼音:
ào xuě qī shuāng
成语解释: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成语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126

不寒而栗

成语拼音:
bù hán ér lì
成语解释:
寒:寒;栗:发抖。不是因为寒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127

闭明塞聪

成语拼音:
bì míng sè cōng
成语解释: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128

蔽明塞聪

成语拼音:
bì míng sè cōng
成语解释: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成语出处:
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129

闭目塞听

成语拼音:
bì mù sè tīng
成语解释: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130

不屑一顾

成语拼音:
bù xiè yī gù
成语解释: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成语出处: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131

嗤之以鼻

成语拼音:
chī zhī yǐ bí
成语解释: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成语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132

掉臂不顾

成语拼音:
diào bì bù gù
成语解释:
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成语出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133

淡然处之

成语拼音:
dàn rán chǔ zhī
成语解释: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成语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134

放任自流

成语拼音:
fàng rèn zì liú
成语解释:
放:放纵;不加约束;任:听凭;任由;自:自己;独自;流:流动;发展。不加约束;听其自然发展。放飞fànɡ…fēifēi飞
成语出处: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135

风雨萧条

成语拼音:
fēng yǔ xiāo tiáo
成语解释:
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落的景象。
成语出处: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访遗踪于女峡,风雨萧条,征往事于姑泉,弦歌响亮。”
136

骨肉未寒

成语拼音:
gǔ ròu wèi hán
成语解释:
骨肉尚未透。指人刚死不久。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
137

甘之若素

成语拼音:
gān zhī ruò sù
成语解释:
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甘之若素。”
138

饥寒交凑

成语拼音:
jī hán jiāo còu
成语解释:
衣食无着,又饿又。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成语出处:
《宋书·袁湛传》:“不敦其本,则末业滋章;饥寒交凑,则廉耻不立。”
139

饥寒交迫

成语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
成语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成语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140

饥寒交至

成语拼音:
jī hán jiāo zhì
成语解释:
同“饥寒交迫”。
成语出处:
晋·陶潜《劝农》诗:“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 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