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786个)
-
141
斗粟尺布
- 成语拼音:
- dǒu sù chǐ bù
- 成语解释:
-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 成语出处:
-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
142
掉三寸舌
- 成语拼音:
- diào sān cùn shé
- 成语解释:
-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 成语出处:
- 《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143
盗嫂受金
- 成语拼音:
- dào sǎo shòu jīn
- 成语解释:
-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成语出处:
- 《史记 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
144
顿首再拜
- 成语拼音:
- dùn shǒu zài bài
- 成语解释: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 成语出处: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145
帝王将相
- 成语拼音:
- dì wáng jiòn xiàng
- 成语解释:
-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 成语出处:
-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46
洞心骇耳
- 成语拼音:
- dòng xīn hài ěr
- 成语解释:
- 形容使人震惊。
- 成语出处: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
147
短小精悍
- 成语拼音:
- duǎn xiǎo jīng hàn
- 成语解释:
-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炼简短而有力。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
148
妒贤嫉能
- 成语拼音:
- dù xián jí néng
- 成语解释:
-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
149
砥行立名
- 成语拼音:
- dǐ xíng lì míng
- 成语解释:
-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 成语出处:
- 《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
150
倒行逆施
- 成语拼音:
- dào xíng nì shī
- 成语解释:
-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151
恫疑虚喝
- 成语拼音:
- dòng yí xū hè
- 成语解释:
- 虚张声势,恐吓威胁。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
152
得意洋洋
- 成语拼音:
- dé yì yáng yáng
- 成语解释:
-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153
定于一尊
- 成语拼音:
- dìng yú yī zūn
- 成语解释:
-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 成语出处: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
154
啖以重利
- 成语拼音:
- dàn yǐ zhòng lì
- 成语解释:
-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 成语出处:
- 《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
155
鼎足而居
- 成语拼音:
- dǐng zú ér jū
- 成语解释:
-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156
鼎足而立
- 成语拼音:
- dǐng zú ér lì
- 成语解释:
-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
157
倒置干戈
- 成语拼音:
- dào zhì gān gē
- 成语解释:
-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
158
鼎足三分
- 成语拼音:
- dǐng zú sān fēn
- 成语解释: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成语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159
饿虎之蹊
- 成语拼音:
- è hǔ zhī xī
- 成语解释:
-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 成语出处:
- 《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
160
耳食之言
- 成语拼音:
- ěr shí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