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 (38036个)
-
441
彼唱此和
- 成语拼音:
- bǐ chàng cǐ hè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 成语出处:
- 《明史 刘世龙传》:“仕者日坏于上,学者日坏于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风。”
-
442
彼倡此和
- 成语拼音:
- bǐ chàng cǐ hè
- 成语解释:
-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443
拔丛出类
- 成语拼音:
- bá cóng chū lèi
- 成语解释:
- 犹言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 成语出处:
- 《宋书 孝义传 潘综》:“二子微猷,弥久弥芳。拔丛出类,景行朝阳。”
-
444
拔萃出类
- 成语拼音:
- bá cuì chū lèi
- 成语解释:
- 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 成语出处:
-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445
拔萃出群
- 成语拼音:
- bá cuì chū qún
- 成语解释:
-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
446
悲愁垂涕
- 成语拼音:
- bēi chóu chuí tì
- 成语解释:
- 垂:垂下。涕:泪。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
447
搬唇递舌
- 成语拼音:
- bān chún dì shé
- 成语解释:
- 挑拔是非。
- 成语出处: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
448
不辞而别
- 成语拼音:
- bù cí ér bié
- 成语解释: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 成语出处:
-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
449
不成方圆
- 成语拼音: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成语解释:
-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450
白吃干饭
- 成语拼音:
- bái chī gān fàn
- 成语解释:
- 只会吃饭不会干活
- 成语出处:
- 巴金《探索集·探索》:“我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我总是在想改变我的现状,因为我不愿意白吃干饭混日子。”
-
451
百尺竿头
- 成语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
- 成语解释: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成语出处:
- 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
452
卑辞厚币
- 成语拼音:
- bēi cí hòu bì
- 成语解释:
-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李抱真传》:“抱真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
-
453
不差毫发
- 成语拼音:
- bù chā háo fà
- 成语解释:
-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成语出处:
- 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
454
不差毫厘
- 成语拼音:
- bù chā háo lí
- 成语解释:
- 不差一毫一厘。
- 成语出处:
- 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58卷引《玉堂闲话 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
455
卑辞厚礼
- 成语拼音:
- bēi cí hòu lǐ
- 成语解释:
- 卑:谦抑。指言辞谦逊,礼物丰厚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许劭传》:“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
456
包藏祸心
- 成语拼音:
- bāo cáng huò xīn
- 成语解释:
-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457
苞藏祸心
- 成语拼音:
- bāo cáng huò xīn
- 成语解释:
- 苞:通“包”,包藏;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主意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
-
458
白草黄云
- 成语拼音:
- bái cǎo huáng yún
- 成语解释: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成语出处:
- 唐 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
459
不存芥蒂
- 成语拼音:
- bù cún jiè dì
- 成语解释:
-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成语出处:
-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
460
剥床及肤
- 成语拼音:
- bō chuáng jí fū
- 成语解释:
-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 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