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 (38036个)
-
521
彼此一样
- 成语拼音:
- bǐ cǐ yī yàng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522
背城一战
- 成语拼音:
- bèi chéng yī zhàn
- 成语解释:
-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成语出处:
-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
523
卑辞重币
- 成语拼音:
- bēi cí zhòng bì
- 成语解释:
-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
524
博采众长
- 成语拼音: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成语解释: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成语出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525
百城之富
- 成语拼音:
- bǎi chéng zhī fù
- 成语解释:
- 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 成语出处:
- 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526
拨草瞻风
- 成语拼音:
- bō cǎo zhān fē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 成语出处:
- 《五灯会元 云岩晟禅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
-
527
笔参造化
- 成语拼音:
- bǐ cān zào huà
- 成语解释:
- 造化:创造化育。一支笔参与了创造化育。形容文笔高妙
- 成语出处: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
528
不测之祸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529
不耻最后
- 成语拼音:
- bù chǐ zuì hòu
- 成语解释:
- 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530
悲从中来
- 成语拼音: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成语解释:
-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 成语出处:
-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
531
杯残炙冷
- 成语拼音:
- bēi cán zhì lěng
- 成语解释:
- 炙:烤肉。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宋·陆游《题少陵画像》诗:“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
532
不次之迁
- 成语拼音:
- bù cì zhī qiān
- 成语解释:
-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533
不逞之徒
- 成语拼音:
- bù chěng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534
不此之图
- 成语拼音:
- bù cǐ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
535
不次之位
- 成语拼音:
- bù cì zhī wèi
- 成语解释:
- 次:顺序,等级;位:职位,地位。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536
不臣之心
- 成语拼音:
- bù chén zhī xīn
- 成语解释: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537
博采众议
- 成语拼音:
- bó cǎi zhòng yì
- 成语解释: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成语出处: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
538
不测之忧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539
不测之渊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yuān
- 成语解释:
- 测:测量,估计;渊:深潭。不可测量的深渊。比喻危险的境地
- 成语出处:
- 汉·贾谊《过秦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540
不测之罪
- 成语拼音:
- bù cè zhī zuì
- 成语解释:
- 指大罪,死罪。
- 成语出处: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 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