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 (38036个)

701

八方支援

成语拼音:
bā fāng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成语出处: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702

八方支持

成语拼音:
bā fāng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成语出处:
703

不分畛域

成语拼音:
bù fēn zhěn yù
成语解释:
畛域: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成语出处:
《清史稿 包世臣传》:“世臣拟多裁盐官,堆留运司之钱粮,场大使督皂户,不分畛域,仿现行铁硝之例,听商贩领本地官印照,赴场缴课买盐。”
704

捕风捉影

成语拼音:
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语解释: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705

暴风骤雨

成语拼音:
bào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706

白发朱颜

成语拼音:
bái fà zhū yán
成语解释:
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707

保国安民

成语拼音:
bǎo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708

半工半读

成语拼音:
bàn gōng bàn dú
成语解释:
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成语出处:
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709

半间半界

成语拼音:
bàn gān bàn gà
成语解释: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成语出处:
参见“半间不界”。
710

毕恭毕敬

成语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李玉堂,一山东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711

不干不净

成语拼音:
bù gān bù jìng
成语解释: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712

必恭必敬

成语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
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713

不古不今

成语拼音:
bù gǔ bù jīn
成语解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成语出处:
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714

八攻八克

成语拼音:
bā gōng bā kè
成语解释:
屡次攻击,屡次胜利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715

秉公办理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bàn lǐ
成语解释: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716

本固邦宁

成语拼音:
běn gù bāng níng
成语解释: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成语出处: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717

敝盖不弃

成语拼音:
bǐ gài bù qì
成语解释: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成语出处: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718

必躬必亲

成语拼音:
bì gōng bì qīn
成语解释: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成语出处:
《诗 小雅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719

秉公办事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bàn shì
成语解释:
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720

不轨不物

成语拼音:
bù guǐ bù wù
成语解释:
轨:轨道,引申为法规;物:典章文物。超出常规和不合乎法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 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