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的成语 (38061个)
-
781
敝鼓丧豚
- 成语拼音:
- bì gǔ sàng tún
- 成语解释:
-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成语出处:
- 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
782
悲观失望
- 成语拼音:
- bēi guān shī wàng
- 成语解释:
- 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
783
杯弓蛇影
- 成语拼音:
- bēi gōng shé yǐng
- 成语解释:
-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 成语出处:
- 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
784
补过拾遗
- 成语拼音:
- bǔ guò shí yí
- 成语解释:
-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成语出处:
- 《汉书 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
785
不关痛痒
- 成语拼音:
- bù guān tòng yǎng
- 成语解释:
- 不关:不相干。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
-
786
邦国殄瘁
- 成语拼音:
- bāng guó tiǎn cuì
- 成语解释:
-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787
步罡踏斗
- 成语拼音:
- bù gāng tà dǒu
- 成语解释:
-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
- 成语出处:
-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
788
博古通今
- 成语拼音:
- bó gǔ tōng jīn
- 成语解释: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成语出处:
-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789
不敢问津
- 成语拼音:
- bù gǎn wèn jīn
- 成语解释:
-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
790
败国亡家
- 成语拼音:
- bài guó wáng jiā
- 成语解释:
-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成语出处:
- 参见“败国丧家”。
-
791
秉公无私
- 成语拼音:
- bǐng gōng wú sī
- 成语解释:
-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 成语出处: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
792
巴高望上
- 成语拼音:
- bā gāo wàng shàng
- 成语解释:
-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
793
兵贵先声
- 成语拼音:
-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 成语解释:
- 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794
北郭先生
- 成语拼音:
- běi guō xiān shēng
- 成语解释:
-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 成语出处:
- 《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 方术传 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
795
班功行赏
- 成语拼音:
-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 成语解释:
-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
796
背公向私
- 成语拼音:
- bèi gōng xiàng sī
- 成语解释: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 成语出处:
- 《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
797
稗官小说
- 成语拼音:
- bài guān xiǎo shuō
- 成语解释:
-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成语出处: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798
变古易常
- 成语拼音:
- biàn gǔ yì cháng
- 成语解释:
-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
799
变故易常
- 成语拼音:
- biàn gǔ yì cháng
- 成语解释: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 成语出处:
- 《逸周书 史记》:“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官无定位,民运于下,阳氏以亡。”
-
800
病国殃民
- 成语拼音:
- bìng guó yāng mín
- 成语解释: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 成语出处: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