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 (247个)

201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成语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20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成语拼音: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语解释:
要远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层楼。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成语出处: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拼音: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成语解释: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成语出处: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04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成语拼音:
yī rén zhī xīn,qiān wàn rén zhī xīn yě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205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成语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指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所舍弃,有所选择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06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成语拼音: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fǔ shēn sǎn mǎ tí
成语解释:
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207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成语拼音: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
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208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成语拼音: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
成语解释: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209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成语拼音: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210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成语拼音: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
成语解释: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11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拼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212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成语拼音: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
成语解释: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213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成语拼音: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
成语解释: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成语出处:
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214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成语拼音: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语解释: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21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成语拼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
成语解释:
一口粥,一口饭,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成语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16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成语拼音: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成语解释:
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217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成语拼音: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
成语解释:
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218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成语拼音: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语解释:
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219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语解释: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220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语解释: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 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