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 (247个)

141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成语拼音:
shā rén xū jiàn xiě,jiù rén xū jiù chè
成语解释:
杀人必须要看到流血,救人必须彻底。比喻做事要认真彻底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142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成语拼音: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成语解释: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143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成语拼音: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成语解释: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成语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14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成语拼音: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成语解释: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145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成语拼音: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
成语解释: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146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成语拼音: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
比喻心情不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147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成语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148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成语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149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成语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
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150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成语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15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成语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成语解释: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15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成语拼音: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成语解释: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成语出处: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3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成语拼音: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成语出处: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154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成语拼音: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
成语解释: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155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成语拼音:
táo shēng bù bì lù,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
成语解释:
指人在逃生时慌不择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156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57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语解释: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58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159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成语解释: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
《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160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zhào zhī
成语解释:
庸人:平凡的人。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姚安公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谓乎?”
* 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