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390个)
-
241
拔树撼山
- 成语拼音:
- bá shù hàn shān
- 成语解释:
-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
242
冰山难靠
- 成语拼音:
- bīng shān nán kào
- 成语解释:
- 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
243
登山越岭
- 成语拼音: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成语解释:
-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 成语出处: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
244
扛鼎拔山
- 成语拼音:
- gāng dǐng bá shān
- 成语解释:
-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成语出处:
- 《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245
火海刀山
- 成语拼音:
- huǒ hǎi dāo sh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京剧《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冲上前。”
-
246
河山之德
- 成语拼音:
- hé shān zhī dé
- 成语解释: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成语出处: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
247
举鼎拔山
- 成语拼音:
- jǔ dǐng bá shān
- 成语解释:
-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 成语出处:
-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
248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 成语拼音: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语解释:
-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249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成语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 成语解释: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250
庐山真面目
- 成语拼音:
-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 成语解释:
-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51
猛虎出山
- 成语拼音:
- měng hǔ chū shān
- 成语解释:
-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 成语出处:
- 刘流《烈火金刚》第12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
252
山河表里
- 成语拼音:
- shān hé biǎo lǐ
- 成语解释:
- 语出《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
- 成语出处:
-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
253
誓海盟山
- 成语拼音:
- shì hǎi méng shān
- 成语解释:
- 同“山盟海誓”。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誓海盟山心已许,几番浅笑深颦。”
-
254
誓山盟海
- 成语拼音:
- shì shān méng hǎi
- 成语解释:
- 同“山盟海誓”。
- 成语出处: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顿忘了誓山盟海,顿忘了音书不寄来。”
-
255
梯山航海
- 成语拼音:
- tī shān háng hǎi
- 成语解释:
-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 成语出处:
- 《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
256
仙山琼阁
- 成语拼音:
- xiān shān qióng gé
- 成语解释:
-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 成语出处: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
257
移山拔海
- 成语拼音:
- yí shān bá hǎi
- 成语解释:
- 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 成语出处:
- 晋 葛洪《抱朴子 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
258
移山倒海
- 成语拼音:
- yí shān dǎo hǎi
- 成语解释:
- 移动山岳;倒翻大海。比喻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 成语出处: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惯能撒豆成兵。”
-
259
移山竭海
- 成语拼音:
- yí shān jié hǎi
- 成语解释:
- 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 成语出处:
- 《云笈七签》卷二三:“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
260
一叶迷山
- 成语拼音:
- yī yè mí shān
- 成语解释:
- 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