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390个)
-
301
坐吃山空
- 成语拼音:
- zuò chī shān kōng
- 成语解释:
- 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
- 成语出处:
- 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
302
重山峻岭
- 成语拼音:
- zhòng shān jùn lǐng
- 成语解释:
- 连绵起伏的高山。
- 成语出处:
-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
303
众喣漂山
- 成语拼音:
- zhòng xǔ piāo shān
- 成语解释:
-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 成语出处:
- 《汉书 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
304
尺幅千里
- 成语拼音:
- chǐ fú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 成语出处:
- 《南史 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305
长江天堑
- 成语拼音:
- 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
- 成语解释:
-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 成语出处:
- 《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
306
放浪不羁
- 成语拼音:
- fàng làng bù jī
- 成语解释:
-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 成语出处:
- 《晋书 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
307
负石赴河
- 成语拼音:
- fù shí fù hé
- 成语解释:
-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
308
河不出图
- 成语拼音:
- hé bù chū tú
- 成语解释:
- 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309
双管齐下
- 成语拼音:
- shuāng guǎn qí xià
- 成语解释: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 成语出处: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
310
跳到黄河洗不清
- 成语拼音:
-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 成语出处: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认,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
-
311
跳进黄河洗不清
- 成语拼音:
- 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 成语出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
312
跳在黄河洗不清
- 成语拼音:
- tiào zài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
-
313
心弛神往
- 成语拼音:
- xīn chí shén wǎng
- 成语解释:
- 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 成语出处:
- 宋 欧阳修《祭杜公文》:“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穴,哭不望帷。”
-
314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成语拼音:
-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 成语解释:
-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 成语出处: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315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成语拼音:
-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 成语解释:
-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 成语出处:
- 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316
宝山空回
- 成语拼音:
- bǎo shān kōng huí
- 成语解释:
- 宝山:蕴藏、聚积宝物的山。进入宝山却空着手归来。比喻置身学府却一无所获。
- 成语出处: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
317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成语拼音:
-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 成语解释:
-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 成语出处: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318
堆山积海
- 成语拼音:
- duī shān jī hǎi
- 成语解释:
- 形容东西极多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
319
隔行如隔山
- 成语拼音:
- gé háng rú gé shān
- 成语解释:
-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 成语出处: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
320
冠山戴粒
- 成语拼音:
- guàn shān dài lì
- 成语解释:
-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
- 成语出处:
- 《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