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成语 (390个)

201

面目

成语拼音:
lú shān miàn mù
成语解释:
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清 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面目,渐失其真。”
202

排海

成语拼音:
lián shān pái hǎi
成语解释:
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成语出处:
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丰六年》:“初八日,得大雨四五寸,河水深一尺,蝗仍连排海而来,不知内地受伤否?”
203

真面

成语拼音:
lú shān zhēn miàn
成语解释:
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清 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真面。”
204

闷海愁

成语拼音:
mèn hǎi chóu shān
成语解释:
忧愁如,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成语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205

马入华

成语拼音:
mǎ rù huá shān
成语解释: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成语出处: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06

遍野

成语拼音:
mǎn shān biàn yě
成语解释:
布满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成语出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遍野乱窜!”
207

范水

成语拼音:
mó shān fàn shuǐ
成语解释: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水景物。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范水,字必鱼贯。”
208

觅玉

成语拼音:
mí shān mì yù
成语解释: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成语出处:
明·吕坤《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如披沙拣金,劚觅玉,不格到十分真处,怎知到十分至处?”
209

胜水

成语拼音: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
见“名胜川”。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210

铁案

成语拼音:
nán shān tiě àn
成语解释: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成语出处:
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可移,判不可摇也。’”
211

涉水

成语拼音:
pá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
形容路途艰辛。
成语出处:
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涉水,栉风沐雨。”
212

之功

成语拼音:
qiū shān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比喻功绩伟大。
成语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之功,享不訾之禄。”
213

震虎

成语拼音:
qiāo shān zhèn hǔ
成语解释:
见“敲振虎”。
成语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214

振虎

成语拼音:
qiāo shān zhèn hǔ
成语解释: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215

气壮

成语拼音:
qì zhuàng shān hé
成语解释: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河还要雄壮。
成语出处: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216

日薄西

成语拼音:
rì bó xī shān
成语解释:
薄:迫近;西:泛指西边的高。太阳快落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
217

耸膊成

成语拼音:
sǒng bó chéng shān
成语解释:
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瘦可知。”
218

崩海啸

成语拼音:
shān bēng hǎi xiào
成语解释:
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成语出处:
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219

肤水豢

成语拼音:
shān fū shuǐ huàn
成语解释:
《乐府诗集 燕射歌辞三 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肤既善水豢良。”本指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成语出处: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肤既善水豢良。”
220

公倒载

成语拼音:
shān gōng dǎo zǎi
成语解释: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 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