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成语 (877个)

861

音容如在

成语拼音:
yīn róng rú zài
成语解释: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成语出处:
《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862

遗世独立

成语拼音:
yí shì dú lì
成语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863

有恃无恐

成语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
成语解释: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864

有始无终

成语拼音:
yǒu shǐ wú zhōng
成语解释: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865

一团和气

成语拼音:
yī tuán hé qì
成语解释: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866

言外之意

成语拼音:
yán wài zhī yì
成语解释: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成语出处: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867

有隙可乘

成语拼音:
yǒu xì kě chéng
成语解释:
有空子可利用。
成语出处:
唐 李绛《论河北三镇及淮西事宜状》:“若物故之际,有间可乘,当临事图之,于今用兵,则恐未可。”
868

忧心如捣

成语拼音:
yōu xīn rú dǎo
成语解释: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869

忧心如焚

成语拼音:
yōu xīn rú fén
成语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870

咬牙切齿

成语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成语解释: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成语出处: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871

有眼如盲

成语拼音:
yǒu yǎn rú máng
成语解释:
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
872

岳镇渊渟

成语拼音:
yuè zhèn yuān shēng
成语解释:
岳,亦写作“岳”。谓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亦作“岳峙渊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成语出处: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873

罪大恶极

成语拼音:
zuì dà è jí
成语解释:
罪恶大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874

纵横交错

成语拼音:
zòng héng jiāo cuò
成语解释: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交错:交叉;错杂。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点很多。也作“纵横交贯”。
成语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仪》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纵横交错。”
875

逐客令

成语拼音:
zhú kè lìng
成语解释: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876

指日可下

成语拼音:
zhǐ rì kě xià
成语解释:
指明日可以攻下。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故臣以为兵出沐阳,则山东指日可下。”
877

作如是观

成语拼音:
zuò rú shì guān
成语解释:
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成语出处: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比喻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