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323个)

221

热气腾腾

成语拼音:
rè qì téng téng
成语解释: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222

人情汹汹

成语拼音:
rén qíng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
见“人情恟恟”。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绍熙甲寅,孝宗升遐,光宗疾,不能丧,中外人情汹汹。”
223

人情恟恟

成语拼音:
rén qíng yì zhuó
成语解释:
形容人心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是时,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
224

人心惶惶

成语拼音: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成语解释:
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225

人言啧啧

成语拼音:
rén yán zé zé
成语解释: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226

神采奕奕

成语拼音:
shén cǎi yì yì
成语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227

生机勃勃

成语拼音:
shēng jī bó bó
成语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228

死气沉沉

成语拼音:
sǐ qì chén chén
成语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229

是是非非

成语拼音:
shì shì fēi fēi
成语解释: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230

生生世世

成语拼音:
shēng shēng shì shì
成语解释:
指今生、来世以至永世。
成语出处:
《南史 王敬则传》:“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
231

生生死死

成语拼音:
shēng shēng sǐ sǐ
成语解释:
犹言一辈子。指从生至死。
成语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宽复洒泣诉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傥伊父母必欲归,且随其主母起居耳。’”
232

善善恶恶

成语拼音:
shàn shàn wù è
成语解释: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强国》:“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233

十十五五

成语拼音:
shí shí wǔ wǔ
成语解释:
①谓十一群,五一组。形容错乱不齐。②谓每十里五里。
成语出处:
《乐府诗集·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234

铁板钉钉

成语拼音:
tiě bǎn dìng dìng
成语解释:
①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论。
成语出处:
范乃成《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我反对!’”
235

童山濯濯

成语拼音: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成语解释: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236

条条框框

成语拼音:
tiáo tiáo kuàng kuàng
成语解释:
被认为是过了时的或被认为是所谋求的发展抵触并起妨碍作用的理论、概念或实践
成语出处: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
237

陶陶兀兀

成语拼音:
táo táo wù wù
成语解释: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成语出处:
《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238

堂堂正正

成语拼音: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成语解释: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239

天网恢恢

成语拼音:
tiān wǎng huī huī
成语解释: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成语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40

逃之夭夭

成语拼音:
táo zhī yāo yāo
成语解释: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成语出处: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第三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