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式 (2306个)
-
301
但愿如此
- 成语拼音:
- dàn yuàn rú cǐ
- 成语解释:
- 但:仅,只。就愿意这样
- 成语出处:
- 晋·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
302
多言数穷
- 成语拼音:
- duō yán shuò qióng
- 成语解释:
-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 成语出处:
-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303
遁逸无闷
- 成语拼音:
- dùn yì wú mèn
- 成语解释:
- 见“遁世无闷”。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江淹《无为论》:“欲使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
304
大音希声
- 成语拼音:
- dà yīn x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 成语出处:
-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
305
盗亦有道
- 成语拼音:
- dào yì yǒu dào
- 成语解释:
- 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
- 成语出处:
- 庄周《庄子 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
306
道远知骥
- 成语拼音:
- dào yuǎn zhī jì
- 成语解释:
-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 成语出处:
-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307
啖以重利
- 成语拼音:
- dàn yǐ zhòng lì
- 成语解释:
-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 成语出处:
- 《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
308
短垣自逾
- 成语拼音:
- duǎn yuán zì yú
- 成语解释:
-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 成语出处:
- 《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
309
堕甑不顾
- 成语拼音:
- duò zèng bù gù
- 成语解释:
-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
310
蠹众木折
- 成语拼音:
- dù zhòng mù zhé
- 成语解释:
-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 成语出处:
-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311
鼎足三分
- 成语拼音:
- dǐng zú sān fēn
- 成语解释: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成语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312
多嘴献浅
- 成语拼音:
- duō zuǐ xiàn qiǎn
- 成语解释:
- 谓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 成语出处:
-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
313
动之以情
- 成语拼音:
- dòng zhī yǐ qíng
- 成语解释:
-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 成语出处: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
314
砥柱中流
- 成语拼音:
- dǐ zhù zhōng liú
- 成语解释:
-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屹立在急流中央
- 成语出处: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315
帝制自为
- 成语拼音:
- dì zhì zì wéi
- 成语解释:
- 帝制:君主专制政体;为:充当。自封为皇帝实行君主专制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316
大杖则走
- 成语拼音:
- dà zhàng zé zǒu
- 成语解释:
-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成语出处:
-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
317
迩安远至
- 成语拼音:
- ěr ān yuǎn zhì
- 成语解释: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318
二而一
- 成语拼音:
- èr ér yī
- 成语解释:
- 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 成语出处: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0章:“我回答说:‘这是二而一的事情,并不矛盾。’”
-
319
谔谔以昌
- 成语拼音:
- è è yǐ chāng
- 成语解释:
- 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
320
恶贯久盈
- 成语拼音:
- è guàn jiǔ yíng
- 成语解释:
- 贯:钱串;盈:充满。罪恶像钱串一样堆满。形容罪大恶极,已到了该受惩罚的末日
- 成语出处:
- 唐 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事迹彰著。”
* 紧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