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式 (2306个)
-
541
画虎类狗
- 成语拼音:
- huà hǔ lèi gǒu
- 成语解释:
-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542
画虎类犬
- 成语拼音:
- huà hǔ lèi quǎn
- 成语解释:
-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 成语出处:
- 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
543
后会难期
- 成语拼音:
- hòu huì nán qī
- 成语解释:
- 会:会见,见面;期:约定的时间。以后相会没有一定的日期。指以后很难见面了
- 成语出处:
- 北朝·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
-
544
恨海难填
- 成语拼音:
- hèn hǎi nán tián
- 成语解释:
-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 成语出处:
-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545
河汉斯言
- 成语拼音:
- hé hàn sī yán
- 成语解释: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
546
河汉吾言
- 成语拼音:
- hé hàn wú yán
- 成语解释: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成语出处:
-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
547
河汉予言
- 成语拼音:
- hé hàn yú yán
- 成语解释: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倘革命党当时不河汉予言,则后天民国之进行,亦如先天组党之手续,凡归顺之官吏,新进之国民,必当于民国为正心诚意之宣誓。”
-
548
挥剑成河
- 成语拼音:
- huī jiàn chéng hé
- 成语解释:
- 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
549
狐藉虎威
- 成语拼音:
- hú jiè hǔ wēi
- 成语解释:
-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 成语出处:
- 《宋书 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
550
画疆墨守
- 成语拼音:
- huà jiāng mò shǒu
- 成语解释:
-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 成语出处:
-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
551
壶浆塞道
- 成语拼音:
- hú jiāng sāi dào
- 成语解释:
-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 成语出处:
-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552
鸿渐于干
- 成语拼音:
- hóng jiàn yú gàn
- 成语解释:
-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 成语出处:
-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
553
画疆自守
- 成语拼音:
- huà jiāng zì shǒu
- 成语解释:
- 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
-
554
黄金铸象
- 成语拼音:
-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 成语解释:
-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 成语出处:
- 《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
555
虎口拔须
- 成语拼音:
- hǔ kǒu bá xū
- 成语解释:
-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 成语出处: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
556
虎口扳须
- 成语拼音:
- hǔ kǒu bá xū
- 成语解释:
- 扳:拉。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 成语出处:
-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5回:“郦老师纵是丽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须,龙头锯角。”
-
557
虎口拔牙
- 成语拼音:
- hǔ kǒu bá yá
- 成语解释:
-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 成语出处:
- 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
558
虎口残生
- 成语拼音:
- hǔ kǒu cán shēng
- 成语解释:
-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 成语出处: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
559
海枯见底
- 成语拼音:
- hǎi kū jiàn dǐ
- 成语解释:
- 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 成语出处:
- 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
560
虎口逃生
- 成语拼音:
- hǔ kǒu táo shēng
- 成语解释:
-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 紧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