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 (19054个)

221

保残守缺

成语拼音:
bǎ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
成语出处:
《汉书 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222

补残守缺

成语拼音:
bǔ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223

抱诚守真

成语拼音: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成语解释: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成语出处: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224

报仇雪耻

成语拼音:
bào chóu xuě chǐ
成语解释: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225

报仇雪恨

成语拼音:
bào chóu xuě hèn
成语解释: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226

报雠雪恨

成语拼音:
bào chóu xuě hèn
成语解释: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成语出处: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227

别财异居

成语拼音:
bié cái yì jū
成语解释:
指各蓄家产,另立门户。
成语出处:
《宋史 太祖纪二》:“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228

卑辞重币

成语拼音:
bēi cí zhòng bì
成语解释: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229

杯残炙冷

成语拼音:
bēi cán zhì lěng
成语解释:
炙:烤肉。指残剩的饭菜。也指权贵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
宋·陆游《题少陵画像》诗:“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230

半懂不懂

成语拼音:
bàn dǒng bù dǒng
成语解释:
不十分懂。
成语出处: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231

不毒不发

成语拼音:
bù dú bù fā
成语解释:
不受凌辱就不能发奋图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你丈人搬调你浑家,故意的索休索离,大雪里赶你出去,男子汉不毒不发。”
232

变动不居

成语拼音:
biàn dòng bù jū
成语解释:
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孔颖达疏:“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
233

博带褒衣

成语拼音:
bó dài bāo yī
成语解释:
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出处: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234

拔地参天

成语拼音:
bá dì cān tiān
成语解释: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成语出处: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235

拔丁抽楔

成语拼音:
bá dīng chōu xiē
成语解释: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成语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236

踣地呼天

成语拼音:
bó dì hū tiān
成语解释: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237

霸道横行

成语拼音:
bà dào héng xíng
成语解释: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238

兵多将广

成语拼音: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
成语解释:
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239

博大精深

成语拼音:
bó dà jīng shēn
成语解释: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成语出处: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240

弊多利少

成语拼音:
bì duō lì shǎo
成语解释:
指弊端超过有利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8章:“从咱们的安全上想,可是弊多利少啊!”
* 联合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