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成语 (19054个)

101

捱三顶四

成语拼音:
āi sān dǐng sì
成语解释: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102

捱三顶五

成语拼音:
āi sān dǐng wǔ
成语解释: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103

挨三顶五

成语拼音:
āi sān dǐng wǔ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104

傲霜斗雪

成语拼音:
ào shuāng dòu xuě
成语解释: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
《上饶集中营 炼狱散记》:“墙上草,风吹摇摆、霜冻枯萎;而腊梅,却傲霜斗雪,开出满树繁花。”
105

安生服业

成语拼音:
ān shēng fú yè
成语解释:
服:从事。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她想到冯老兰,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忧惧不安。”
106

爱素好古

成语拼音:
ài sù hào gǔ
成语解释: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107

哀丝豪竹

成语拼音:
āi sī háo zhú
成语解释: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成语出处:
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108

昂首阔步

成语拼音:
áng shǒu kuò bù
成语解释:
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
成语出处:
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109

安室利处

成语拼音:
ān shì lì chù
成语解释: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110

安身立命

成语拼音:
ān shēn lì mìng
成语解释: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111

安身乐业

成语拼音:
ān shēn lè yè
成语解释:
安身:立身。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二人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112

安生乐业

成语拼音:
ān shēng lè yè
成语解释: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出处:
《汉书 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113

傲世轻物

成语拼音:
ào shì qīng wù
成语解释:
傲世:傲视当世;轻:轻视;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指孤高自傲,处世不与一般流俗苟同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傲世轻物,不污于俗。”
114

挨山塞海

成语拼音:
āi shān sè hǎi
成语解释: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日观看的人,何止挨山塞海。”
115

昂首伸眉

成语拼音:
áng shǒu shēn méi
成语解释: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116

卬首信眉

成语拼音:
áng shǒu shēn méi
成语解释: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成语出处:
《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117

哀死事生

成语拼音:
āi sǐ shì shēng
成语解释:
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118

爱势贪财

成语拼音:
ài shì tān cái
成语解释:
爱慕权势,贪图钱财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
119

哀声叹气

成语拼音:
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解释:
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120

唉声叹气

成语拼音:
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解释: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 联合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