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成语 (246个)

161

身寄

成语拼音:
shēn jì hǔ wěn
成语解释:
谓把身子置于老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成语出处:
晋·桓彝《荐谯无彦表》:“凶命屡招,奸威乃逼,身寄吻,危同朝露。”
162

三人成

成语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成语解释:
城里本没有;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163

山上无老,猴子称大王

成语拼音: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成语解释: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成语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164

畏敌如

成语拼音:
wèi dí rú hǔ
成语解释:
害怕敌人如同怕一般。
成语出处:
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视营伍如蹈阱乎?”
165

藏龙

成语拼音:
wò hǔ cáng lóng
成语解释: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盘根似卧龙。”
166

握蛇骑

成语拼音:
wò shé qí hǔ
成语解释:
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成语出处:
《魏书 彭城王传》:“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不觉艰难。”
167

笑面

成语拼音:
xiào miàn hǔ
成语解释: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成语出处:
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
168

熊腰

成语拼音:
xióng yāo hǔ bèi
成语解释: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背熊腰。”
169

燕颔

成语拼音:
yàn hàn hǔ jǐng
成语解释:
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170

拒狼

成语拼音:
yǐn hǔ jù láng
成语解释:
亦作“引狼拒”。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171

入室

成语拼音:
yǐn hǔ rù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引狼入室。
成语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外夷助剿》:“是不但引入室,并且为添翼。”
172

伤身

成语拼音:
yǎng hǔ shāng shēn
成语解释:
饲养老,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伤身之害矣。”
173

自卫

成语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
引:招引。引来老,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自卫者也!’”
174

自遗患

成语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成语解释: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自遗患’也。”
175

自贻灾

成语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zāi
成语解释: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自遗患”。
成语出处: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自贻灾。”
176

鱼鲁帝

成语拼音:
yú lǔ dì hǔ
成语解释: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泛指文字错讹。
成语出处:
清·金桌《〈南海百咏〉跋》:“余家向有钞本,承讹踵谬,不无鱼鲁帝之失,恨不能一一订正之。”
177

鹰瞵

成语拼音:
yīng lín hǔ shì
成语解释:
像鹰和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成语出处:
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
178

一山不藏二

成语拼音: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成语解释: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179

鹰扬

成语拼音: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语解释:
象鹰那样飞翔,如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视,有万里之望。”
180

出柙

成语拼音:
zòng hǔ chū xiá
成语解释:
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辽王托克托,乘国有隙,诛屠骨肉……如令归藩,臂之纵出柙。”
* 虎的成语